陳望的目光從城中的建筑之上緩緩掃過,向王元康發問道。
“再有大概十余日的功夫,所有的營房都可以封頂,暫時能夠住人。”
王元康懷抱著文書,看到陳望的目光停在營房位置的時間比較久,稍微上前了一些,向著陳望稟報道。
陳望看了一眼不遠處正熱火朝天正在施工的營房。
駐兵的營房確實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最外側的幾處房舍已經開始在鋪瓦,后面十幾處軍士營房有很多都已經是架好主梁。
雖然很多地方還頗為的簡陋,但只要過幾日封了頂后,便可以避風擋雨,暫時住人,不必要在住在軍帳棚屋之中。
住在營房之中,這個冬天起碼會好熬很多。
“城內的官署、糧倉、武庫、馬廄、草料場的進度和營房相差不多,差不多可以同時完工。”
王元康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文書,繼續說道。
“按照大人的吩咐,右、后兩處千戶所所城再原定的基礎上再向外各擴了百步。”
明時一步五尺,量地尺一尺換算成后世的單位為三十二厘米,一步就是一米六。
在石泉城外修建的這座新千戶所所城,選址是一處地勢頗為平緩的地方,因此南北和東西的長度差不多都相同,城池按照正方形的形制修建而成。
原先的每面城墻的長度只有兩百步,也就是三百二十米,城墻周長在兩里出頭,總占地約十萬平米。
普通的千戶所城有這樣的大小自然是足夠了,但是對于陳望來說這樣的面積自然是不夠。
各擴百步,也就每面城墻長達三百步,城墻總周長達到了三明里。
還算成后世的單位,城墻的總周長差不多有近兩千米,占地面積將會超過二十萬平方米。
千戶所所城的城墻周長有只要沒有超過四里,都不算是違制,不需要上面首肯也可以修建。
之所以要修筑這么大的城池,陳望自然是不是無的放失。
右千戶所的所城設在石泉的東南部,距離池河口距離并不遠,正好處于從漢陰進往石泉的咽喉要道之處,斷絕了東西之間的交流。
除了囤兵的需要之外,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為了保護漢中府內部的安全。
右千戶所下轄的幾座百戶所基本也都是設在要地,相互呼應,作為依仗。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陳望還選定了地址,等倒換了錢糧之后便直接在選址上修筑軍堡。
作為漢陰通往石泉的重要要道池河口,陳望也已經是下令重新修繕,并在池河口的舊址上設了百戶所。
要是防備不嚴,一旦有流寇竄入府內,那么辛辛苦苦開墾的田地,攢下的基業到時候在一朝之間被毀于一旦。
“其余各地的百戶所按照常規的所城規格修建,不過因為人力集中來修千戶所,所以各地百戶所的進度有些落后,不少的人冬天可能還是需要去住棚窩。”
王元康抬起了頭,低聲稟報道。
陳望微微皺眉,時間太過于緊迫,哪怕是緊趕慢趕,但還是都有些來不及。
“實在沒有辦法,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