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并沒有不允許招募童工這么一說,這些串繩的孩童都是各個軍匠家中的孩子,在工坊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忙。
明興滅元之后,因為斷代的問題,所以不少的制度都只能是沿用元朝。
其中就有戶籍上的的制度,普通的百姓被分為民、軍、匠等戶口。
軍戶、匠戶皆是代代相傳,世代承襲,不得改易。
這些孩童他們以后也將會成為工匠,接替他們父輩的工作,現在在坊內其實就是在幫工學徒的活計。
陳望走至近前,從桌上拿起一塊用于制作鐵遮臂的鐵甲葉片。
明時普遍在軍中裝備鐵制的遮臂,又叫做臂手或是臂縛,外層以細鋼片層層疊疊連綴而成,防護區域包括整條手臂,
再用熟狗皮作襯里,皮繩作帶,手臂內側的袖子則用紬布縫成。
合格的遮臂對于刀砍槍刺和弓箭射擊都有著極好的防護。
現在所做的正是第一道工序,先用繩索將這些甲片串聯起來,使其初步成型。
陳望沒有鍛造的經驗,看不出什么門道,但是從第一感覺來說,軍器局內的氛圍還算是不錯,工匠們雖然沉默不語,但是兵刃的時候還算是認真負責,起碼沒有磨洋工的人存在。
工坊之中的打鐵聲還有各式的聲響逐漸的平息了下來,一眾工匠皆是將眼神躲閃,畏畏縮縮。
他們雖然很多人都不認識陳望,但是他們能夠看到陳望身上的裝束。
甲衣華巾,腰刀鞓帶,就是其腳下穿著的那一雙牛皮官靴,花上他們一個月勞作得來的銀錢恐怕都不一定買得起。
坊內的一眾軍匠也都注意到了還有十余名罩袍束帶,掛弓帶刀的甲士跟隨在其后。
這些甲士看上去氣勢迫人,殺氣騰騰,眉目流轉之間兇厲難掩,比起李同知麾下的那些家丁看上去還要強得多。
能帶這樣家丁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小官,而且最重要的是跟在那人旁邊的人坊內的一眾工匠都認識,那是他們現在軍器局的主官唐世平。
陳望走進的這處工坊是專門制作的甲胃的工坊,負責的匠頭名叫江萬山。
江萬山一開始正在教著自己的徒弟應當如何打制明盔的細節,全神貫注之中沒有注意到陳望走進了工坊。
不過看到的人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提醒了江萬山。
江萬山發現了陳望之后顯得極為緊張,連忙丟下了手中的事務,快步走上了見禮。
“此人名叫江萬山,甲胃坊目前基本都是由他負責,他就是匠頭。”
唐世平見到江萬山過來,稍微上前了些許,低聲向著陳望稟報道。
“負責兵器打制的匠頭名叫齊正松,我已經派人去通知了,應該馬上就到了。”
陳望微微頷首,唐世平做事有條理,很多事情不需要他說出來就知曉應該如何去做。
陳望上下打量了一眼江萬山。
江萬山穿著一件灰色粗布交領短褐,用布帶束腰,頭上用青布頭巾包頭,在發鬢處打了一個結。
看起來大概四十多歲的年紀,蓄著一臉的短須,看上去頗為老實忠厚。
膚色偏紅,或許是因為常年身處于熔爐的旁側。
“等到遮臂打制完了,你們就開始著手打制甲胃。”
“打制甲胃,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一定不能偷工減料。”
現在在軍中,一共有各式的甲胃差不多四千五百領,加上孫傳庭撥來的那一千多領的甲胃,一共有五千五百領。
這些甲胃大部分都是流寇的手中繳獲得來,只有少部分是洪承疇調撥而來的,所以在質量之上基本都是良莠不齊。
棉甲和鎖子甲還好說,質量基本都還算可以。
布面甲卻是相差甚大,按照規定,領葉需用三十片、身葉二百九片、分心葉十七片、肢窩葉二十片,一件布面甲共計需用三百五十七片甲葉作為防護。
但是經過陳望派人統計,實際上超過三百多片甲葉的布面甲一共葉不過三百多領,兩百多片甲葉的都不不多,基本上都是只有一百多片甲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