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上午是鍛煉體能,練習技藝,下午就是繼續排列隊列,還有負重跑步。
周而復始,枯燥乏味,幾乎沒有多少的變化。
不過韓福良只是心里想想,并沒有表露出來。
“隆隆隆”
就在他們還在整隊的時候,韓福良突然聽到了一陣宛如悶雷一般的響動聲。
韓福良下意識的偏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眼前的場景有些許的詭異。
不遠處近千名騎兵正在演習,前排的騎兵手持長槍,槍尖向前,而后面幾排的騎兵則手持明晃晃的馬刀,斜靠在肩上。
他們是騎兵,但是卻猶如步兵一樣,排列成數排橫隊前行,保持著嚴整的隊列徐徐向前。
將臺之上,陳望站在欄桿后,看著演武場上正有條不紊演練著的一眾軍兵。
他麾下的這些遼騎騎術過人,僅僅只是半個月左右的訓練,便已經是差不多可以保證在行進的時候,保持著基本的陣型。
兩處新建的所城距離完工還有很久的一段時間,距離步入正軌起碼還要三個月的時間。
但有些事情并不會等到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時才發生。
時代的洪流仍舊滾滾向前,雖然因為陳望出現很多事情發生了改變,但是七十二營還是如同歷史上一般發生了分裂。
高迎祥的身死猶如一場巨大的地震,摧毀了七十二營之中許多人心中的信心。
崇禎九年,十月之時,高迎祥首級被傳九省之地,以示威信。
在十一月時,天下都已經知道了高迎祥身死的消息。
張獻忠在收到高迎祥身亡消息的第一時間,便通曉仍在勛襄的諸營一起合兵,趁著盧象升北上勤王之時,沖破了明軍重重的包圍網。
在突圍之前,他們尚且還能齊心竭力。
但是在突圍之后,他們在內部卻是爆發了一場巨大的紛爭。
張獻忠一開始收到高迎祥身死消息的時候,他的心中先是驚愕,而后便是長久的恐懼。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恐懼散去之后,那一股在他心中沉積已久的欲望再度涌了上來。
張獻忠心中開始萌生了想要取代高迎祥原來地位的想法。
這個想法一經冒出,便一發不可收拾
七十二營群龍無首,諸營之中現在他的實力最強,無人能夠出其右
張獻忠的想法無可厚非,而且現在整個七十二營,在這個時候有足夠的實力和足夠的威望,能夠挑起大梁的人其實也真的只有張獻忠一人。
無論是曹操羅汝才,還是革左五營的賀一龍,他們的威望和實力都難以壓服眾人。
但是張獻忠可以,他的威望足夠,他和高迎祥一樣是在民變初期便加入了隊伍之中。
曾經張獻忠和高迎祥一起在王嘉胤的麾下為將,而且比起高迎祥來說,張獻忠和王嘉胤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
這個時候有能力可以挑起大梁,挽救農民軍,重新將一切拉回正軌的,其實也只剩下了張獻忠一人。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