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府、寶雞城南。
明軍營地之中,此時洪承疇正與孫傳庭相對而坐。
洪承疇眼神清冷,沉默不言看著手中書信。
良久,洪承疇略顯陰沉的聲音才在軍帳之中響起。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
“增兵十二萬,剿餉二百八十萬”
洪承疇的面孔隱藏于陰影之中,讓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真是好大的手筆。”
他的語氣平澹,聽不出半分的喜怒哀樂,也聽不出他的話到底是嘲弄還是夸贊。
這一次建奴竄入京畿之地,朝中的格局也因此而發生了劇變。
原先的兵部尚書張鳳翼畏罪自殺,接任兵部尚書的是他的老上司楊鶴的兒子楊嗣昌。
楊鶴雖然是他的上司,但是當初民變初起之時,他就和楊鶴因為針對民變的主張不同而鬧過分歧。
他之前就已經收到了楊嗣昌任兵部尚書的消息,本以為可能楊嗣昌要和他的父親楊鶴一樣采取招撫的手段,但是沒有想到楊嗣昌竟然也是主剿,而且方案還是如此激進。
“他楊修齡高坐在廟堂之上,空口白牙,左一句十面張網,又一句增餉二百八十萬,增兵十二萬,說的倒是輕巧。”
孫傳庭面色陰沉如水,忍不住冷哼了一聲,毫不客氣。
楊嗣昌所說的那些事情,他都已經是知曉。
說是因糧、溢地、事例,驛遞四法,可以增餉二百八十萬兩,但是實際上因糧、溢地兩法又是變著法的加餉。
各地民變越加沸騰,流民一日比一日要多,這個時候還要加餉,這不是在火上澆油,還嫌棄這把火不夠烈嗎
事例,驛遞一個是賣監生的名額斂財,一個是則是從當初裁撤驛站剩下來的錢之中摳出一部分。
然后用這些錢來練新軍,擴舊兵。
“十省共剿,張網同進,談何容易”
洪承疇放下了手中的書信,他的城府比起孫傳庭要深的多,養氣的功夫也要好的多。
他沒有將喜怒形于色,面上仍然是和往常一樣云澹風清的模樣。
“楊修齡能夠力主進剿其實已是難得可貴,若是能夠協調各省,這十面張網之策,也算是良策。”
孫傳庭銳氣過盛,行事作風很多都是順心而為,因為在官場之上也得罪了不少的人。
說話交談有時候也是咄咄逼人,語氣讓人極為不適。
恐怕現在就是楊嗣昌站在這里,孫傳庭也敢說出同樣話。
“國事艱難,各地動蕩難休,流寇橫行中原之地,其所依仗正是各省進剿難以齊心。”
孫傳庭面色微沉,嘆氣道。
“誠如恩師所言,如若各省督撫、將校能夠同心協力,這所謂的十面張網還有可能起效。”
“但是若各省督撫能夠用心,將校不怯戰畏縮,民變又如何能夠惡化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