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神色陰沉了些許,賀人龍和左良玉這兩個人對于他來說并非是歷史書上的名字,而是兩個真實存在的人。
左良玉曾經與他推心置腹,賀人龍曾經與他并肩而戰。
賀人龍和左良玉兩人在初時也都可以說是頗為忠心。
在一開始的左良玉心中有著些許其他的想法,但是賀人龍在一開始進剿的時候確實是盡心盡力。
但是無論時局如此,朝政如此,文官視武官為豬狗,武官地位卑賤又受嚴加防范。
朝廷苛待,賞罰不明,如何不讓人離心離德
“所內學堂營造四所,按照大人吩咐,招收十三周歲以上的男丁入學,教育讀寫算數,以一年為一期”
陳望收回了思緒,王元康站在仍然在稟報著所內的大小事務。
學堂的事情也是陳望安排下去的,孩童的培養周期實在太長,現在時間緊迫,而且資源有限,自然是暫時擱置。
現在的學堂都是速成班,一年一期,而且并非是全日制的學堂,來上學的學生上半天的學,做半天的工。
教的都是常用字,還有基本的算數等等。
現在軍器具規模遠遠達不到需求,等到之后水力鍛錘建造出來,大規模的工坊建立起來之后,這些學生就是作為工人最好的人選。
“第一批的學生是在今年的六月畢業吧”
陳望打斷了正在稟報信息的王元康。
王元康點頭道。
“大人記得不錯,第一批的學生正是在去歲六月入學,到今年六月正好滿一年之期。”
“軍器局現在是什么情況”
陳望放下了手中的文冊,王元康將兩處衛所的民政管理的井井有條,不需要他分出多少的心神,接下來只需要穩定發展即可,王元康的匯報平日的也算是詳細。
相對于民政,陳望更關心的其實是軍政方面。
“軍器局如今有兵器匠有一百七十人,一級工匠一百五十人,二級工匠一十七人,三級工匠三人。”
“甲匠一百五十三人,一級工匠一百三十人,二級工匠二十一人,三級工匠二人。”
如今軍器局中的工匠也是陳望當初走時制定新分級方法來劃定等級。按照等級的高低來給予月餉。
唐世平神色略微有些難堪,軍器局的發展并沒有衛所屯田屯軍發展的那么快,他感覺有些愧對陳望的囑托。
“鳥銃如今每月可以產一百一十桿左右,兵器坊那邊需要分出一部分的人去打制農具菜刀,因此有些耽誤”
“愿做工匠的人很少,因此工匠人數增長不多。”
比起軍戶來說,匠戶的生活更為困苦,地位也更為低下,哪怕是在陳望的管制之下匠戶的身份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沒有多少的愿意成為工匠。
而且就算是愿意,在這個時代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陳望眉頭微皺,他知道軍器局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他們想要擴大規模繼續發展,必須要另辟蹊徑。
他這一次過來,也正是為了軍器局的發展之事。
而他要見的人,正是薄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