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為人謙和,善于交際,又能征善戰,與其交好之人因此眾多。
曹文詔和賀人龍、左光先、祖大弼都算的上老相識。
和賀人龍、左光先是在陜西剿寇的交情,祖大弼則是在遼東的時候就已經相識。
四人現在之所以在一起,應當是約定好了攻守互援。
很快幾人之間的談話,也徹底印證了陳望心中的想法。
這一次北援京師,主力就是延綏、固原、寧夏三鎮的軍兵。
曹文詔等人討論的話題都是在面對清軍的應當如何應對,彼此之間已經開始在分配任務。
左光先舉目投向前方,看著不遠處官道之上一眾正在埋頭行進的軍兵。
“早聽聞陳副將練兵有方,一直未有能見,今日一見果然非虛言。”
眾人看到左光先的目光投向官道,注意力也不由的分散而去。
左光先的目光左右浮動,能在九邊重鎮之中擔任一鎮總兵者基本沒有泛泛之輩,眼光自然毒辣。
道路之上一眾正在進入營壘之中的漢中軍軍兵隊列嚴整,步履協調。
數十上百人步履幾乎一致,軍容肅穆,殺氣凌厲。
祖大弼看著一眾正在行軍的漢中軍,眼眸深處閃過一絲不喜。
陳望如今在陜西境內并非是什么無名之輩,基本上只要是在陜西境內的官兵都知曉洪承疇給予陳望點評。
陳望初時便于善于練兵而出名,取的是戚軍的練兵法。
戚軍是南軍,南北兩軍之間的矛盾一直有之,在萬歷年間達到了最大。
如今雖然矛盾消弭了不少,但是仍然還有殘存。
祖大弼自然是心中頗為不舒服,但是他只是微微皺了皺眉,并沒有說其他的什么。
雖然陳望練兵用的南兵的辦法,但陳望出身遼東,又是曹文詔的親信,而且家丁騎兵都是遼騎。
“你麾下的這些軍兵,背上背的,是鳥銃”
曹文詔的注意力一開始并沒有在官道之上一眾行軍的軍兵,因為左光先的舉動才注意到了不一樣的地方。
他看到陳望麾下的很多軍兵似乎都背著什么東西,像是鳥銃。
但是鳥銃一般都是斜抗在肩上,而非是背在身后。
而且那奇怪的銃,又比尋常鳥銃要長,模樣也頗為古怪。
“回稟將軍,他們背上背的是漢中衛軍器局中新造的銃,名為海誓,是由鳥銃的改進而來的火銃。”
“改進”
曹文詔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那些軍兵背上怪模怪樣的火銃。
漢中衛的事情他知道不少,陳望現在除去了鎮守副總兵的職位,還是漢中衛的指揮同知。
本來按照常理來說,作為副總兵,陳望怎么都要授個都督府的官位,一個小小的衛指揮同知對于副總兵來說,地位太低了。
不過這件事是洪承疇和孫傳庭默許的事情。
漢中府地理位置特殊,還是瑞王的就藩地,當時漢中府四周群狼環伺,非常之時行非常之舉,才有了陳望整頓漢中衛一事。
陳望也很有分寸,只分了漢中衛的部分統轄權,征募流民重建北毀的兩座千戶所,這些事情洪承疇和孫傳庭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