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所用的千里鏡外表裝飾的頗為華麗,很多地方都凋刻上了獸紋。
這自然不是孫傳庭從外面買來,而是陳望送給孫傳庭的。
孫傳庭為人剛直,起初陳望將裝著千里鏡的錦盒送去的時候還挨了一頓訓斥,直到打開了錦盒陳望呈上了千里鏡后,孫傳庭的神色才轉陰為晴。
陳望一共送了兩副,第一副是從澳門買的,另外一副則是薄玨制作的千里鏡。
薄玨制作的千里鏡用的是兩面凸鏡,出來便是倒像,是開普勒式的望遠鏡。
但是這個問題也已經是被陳望解決了,初中物理的知識并不難,一個倒像調整罷了。
原來初中物理的知識陳望自然是記不全,畢竟許久沒有用了,但是自從到了這個時代之后。
原來所看過的東西,了解過的東西,全都是記憶猶新,就仿佛擁有了過目不忘之能一樣。
“僅以我軍現有兵力,恐怕難以擊敗建奴”
曹文詔思慮了良久,還是選擇選擇了向孫傳庭諫言。
圍攻真定的清軍有近五千人,雖然曹變蛟和賀人龍剛剛取勝,斬殺了不少的蒙古騎兵,但是對于清軍總體影響并不大。
最好的辦法便是放開缺口,放清軍離開包圍網,然后趁機銜尾追擊,盡可能的殺傷清軍。
這樣風險性遠小于強攻,收獲也不錯,對上面也能有一個交代。
“不。”
孫傳庭沒有轉頭,他的目光仍然是放在千里鏡頭之下清軍大陣之上。
“我們有機會,而且這機會還不小。”
曹文詔有些錯愕,他不知道孫傳庭為何這么有信心,而且為什么這么的肯定。
“你之前不是跟我提到了海誓銃嗎”
“海誓銃”
曹文詔微微一怔眼神微動,經過了短暫的疑惑之后,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陳望軍中火銃兵裝備的新式火銃名字就叫做海誓銃。
說是鳥銃,但相比于一般的鳥銃來說更沉,更長,模樣也極為奇怪,用一條背帶背在身上。
當時在潼關的時候,他問起的時候,陳望給他詳細的講解了關于海誓銃的事情。
后面他要了幾桿銃,給孫傳庭看過,也簡單的說過一下,但他沒想到孫傳庭會在這個時候提到。
“我讓人試過了那幾桿銃,四十步內破三層重甲,六十步內能破甲兩層。”
“打火用的燧石,前段時間,我看陳望在列陣演練的時候,火銃兵并非是相隔而戰,而是如同普通的軍兵一般并列而戰。”
“鳥銃放一次的功夫,海誓銃可以放上兩次,甚至是三次”
孫傳庭收回了目光,轉過頭看向曹文詔。
“時局艱難,機會難得,無論如何,也要一試”
他不僅讓人試了曹文詔送來的銃,還在駐軍的時候,觀察陳望訓練軍伍。
陳望將手下銃兵列為四排,交錯站立,四排齊射聲勢極為驚人,大片的白霧幾乎遮蔽了大半個訓練場。
而在輪射的時候,四排銃兵輪番開槍,一輪接著一輪,幾乎連綿不絕。
若是實戰能夠如此,敵人只怕是未能接戰,光是在沖鋒的路上就要倒下一大批。
孫傳庭緩緩舉起了手中馬鞭,遙指著清軍的大陣,他已經是下定了決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