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低沉而又渾厚的螺號聲自清軍的大陣之中響起,而后迅速的向著四面八方漫卷而去。
炮擊造成的殺傷其實并不多,漢中軍發出的炮彈命中清軍大陣的實際上只有十余枚。
其余的因為校準的問題,基本都落空或是打偏。
炮擊對于士氣的打擊其實才是最嚴重的。
戰場搏殺,正面相抗大都是軍陣絞殺,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刀還他。
雖然殘酷,但是起碼個人的武藝還能有用,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刃都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但是對于面對著炮擊,沒有人能夠完全消除心中的恐懼。
沒有人知道在下一次的炮擊之后,炮彈會不會落在自己的頭頂,沒有人想去賭。
那怕是手持著堅盾,身穿著最好的鎧甲都無法抵擋。
炮彈打來,便是避無可避,逃無可逃,無能為力
“列橫陣,拉開間距”
查蘇喀駕馭著戰馬奔馳在大陣之中,揮舞著手中的馬鞭,急切的下達著軍令。
“舉藍旗,讓左右翼的蒙騎上前,襲擾尼堪的炮兵”
查蘇喀的話音未落,身后負責傳令的親衛已經是搖動了藍旗。
下一瞬間,兩翼便已經是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護持著左右兩翼的蒙古騎陣,各自奔出兩百多蒙古游騎向著前方明軍的炮兵陣地席卷而去。
三百步的距離,他們攜帶著盾車,又需要保持體力,行進的速度不能快。
明軍的炮兵只怕是可以再發兩到三輪,這樣的情況自然是不可以接受。
再來兩三輪的炮擊,只怕是軍隊的士氣將會跌倒谷底。
眼下的情況留給查蘇喀的,其實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便是派出一支騎兵隊前去襲擾明軍的炮兵,促使其退回明軍的陣后。
真定城東一馬平川,沒有什么適合架設火炮的高地,只要將其逼退回陣,就可以消除炮兵大部分的威脅。
雖說退回陣中火炮依舊能夠拋射,但是失去了觀測視野,還需要擔心誤傷友軍,威脅自然能夠減小。
查蘇喀做出的選擇的正是第一個,將明軍的炮兵逼退回陣中。
另外一個選擇,則是拋下沉重的盾車,所有人上馬急行,臨近百步再下馬進軍,這樣可以減少行進的時間。
百步的距離,再抵近一些,便進入了步弓的拋射范圍,可以威脅到陣外明軍的炮兵,自然也消除了火炮的威脅。
只是這樣一來,沒有盾車的掩護,他們便會直挺挺的暴露明軍的火炮和火銃之下。
明軍的火銃雖然質量不行,威力也不大,但是幾乎每一支明軍在軍中都會裝備大量的虎蹲炮和佛朗機。
虎蹲炮和佛朗機是打不穿盾車,但是在近距離卻可以輕而易舉的撕開他們身上穿戴的甲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