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低沉的海螺聲沖霄而起,清軍大陣再度一急,向著前方急卷而去。
行進之中普通的弓手自然是做不到邊走邊射,只有少部分的精銳弓手能夠做到在行進的間隔之時拋射箭失。
伴隨著海螺號的響起,從清軍陣中發射而出的箭失一時間稀疏了不少,漢中軍前陣的壓力陡然一輕。
不過前陣一眾漢中軍的銃兵并沒有因此而放松分毫,清軍就在他們的前方不遠處,而且正越來越近,越來越快。
這樣的情況之下,如何能夠保持著平常之心。
七十步、六十步。
清軍走過了近二十步的距離,漢中軍陣之中四門六磅炮再度發出了怒吼,炮彈出膛而出再度將清軍的大陣攪的一片混亂,這一次清軍又有三輛盾車被打的粉碎。
不同于鐵炮,制作精良的青銅炮能達到每分鐘兩至三發,持續炮擊時炮長一般控制在一分鐘一發,以便讓炮管有時間散熱。
不過在在緊急的情況之下,每分鐘最多可以打出四發,前提則是取消清膛的工序。
取消清膛的工序,會導致炮管之中火藥殘存過多,早期的前膛炮都是用黑火藥進行發射,射擊后會在內膛留下很多殘渣。
迫近了六十步的距離,清軍的兇狠也被徹底的激發了出來。
隨著越來越近的距離,清軍的弓箭也越來越準,越來越狠。
這個距離已經是海誓銃的破甲范圍了,但是陳望卻沒有絲毫下令放銃的意思。
“大哥”
陳功緊握著手中的馬槊,他的心中焦急無比,他不明白為什么這么近的距離,陳望還不下令放銃。
這個距離再不放銃,再進二十步,便是建奴重箭的殺傷范圍。
四十步的范圍之內,就是身穿兩層的甲胃,也難以抵擋建奴的重箭。
建奴的重箭又狠又準,這些出身于白水黑山之中的獵人,射術極為精湛。
箭失射出,中箭者往往是咽喉、面門等要害地方重箭。
在遼東的時候,他們就吃過大虧。
正是因為吃過虧,所以遼東軍將大部分的家丁騎兵都會備著兩張弓,一張開元軟弓用作騎戰,另一張重弓,用于步戰對射。
清軍用盾車,他們就用戰車,在對射期間也能打的稍微有來有回。
只是眼下,前陣的銃兵沒有戰車的遮蔽,也沒有盾牌阻擋,唯一能夠為其防護只有身上的那一套盔甲。
清軍之中不少的射手自持弓箭強勁,在六十步的距離已經是換成了重箭。
弓弦振動聲在嘈雜的戰場之上幾乎微不可聞,但是沒有人敢于忽視這一的聲音。
隨著一支支重箭自清軍的大陣之中急射而出,漢中軍前陣銃兵的傷亡隨之驟然上升,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動搖。
六十步。
五十步。
四十步
伴隨著一聲鳴金之聲,清軍的大陣驟然停下。
“大哥”
陳功心急如焚,清軍已經是抵近四十步的距離,但是陳望卻還沒有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