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部步卒戰力不俗,當日與正藍旗正面接陣是漢中鎮的營兵,也就是陳望麾下的部眾。”
多爾袞眼神微凝,曹文詔、曹變蛟算是老相識了,賀人龍的名字他也聽過,好像在關內明軍也算是能打的。
但是陳望這個的名字他卻是沒有怎么聽過。
“陳望”
多鐸早知道多爾袞會問陳望的情況,所以在來之前便已經是提前打好了腹稿。
“此人原是曹文詔麾下家丁,崇禎八年連越四級,先后歷任百總、把總、千總、游擊,而后剿匪有功一路升遷,于崇禎十年升任為漢中鎮副總兵。”
“在真定領兵的是查蘇喀,他一向小心謹慎,這一次吃了這么大的虧,有些不對勁。”
多鐸的神色凝重,查蘇喀雖然是正藍旗的人,和他們不對付,但是打仗的本事確實沒得說。
“這一戰正藍旗那邊算上帶的跟役輔兵還有蒙古的騎兵,一共五千多人,折了差不多一千多人,繳獲的輜重全都丟了,算的上是大敗。”
“查蘇喀是怎么說的”
多爾袞轉過身,看向多鐸詢問道。
吃了敗仗肯定是要知曉原因,查蘇喀作為主將自然是要給個解釋。
至于懲罰多爾袞暫時沒有下達,查蘇喀畢竟是正藍旗的甲喇額真。
雖然多爾袞現在是奉命大將軍,名義上是左翼軍的統領,但也不好處置查蘇喀。
查蘇喀也算是豪格的愛將,雖然這一次吃了敗仗,但是豪格那邊還是給查蘇喀保了下來。
“大部分的情況都已經了解。”
“明軍的騎兵戰力不俗,蒙古人不是他們的對手,家丁精騎約有兩三千人,基本都帶硬弓,對射沒有討到太多的好處,士氣比遼騎要高得多。”
多爾袞并沒有意外,他聽到曹文詔和曹變蛟兩個人的名字就已經是有所預料。
曹文詔和曹變蛟兩人是明軍之中的勇將,麾下的多精騎悍卒,往昔在遼東之時就已經小有名氣,后來四城之戰更為人所廣知。
“明軍步卒之中,漢中軍的實力最強,麾下的軍兵大多穿戴重甲,第一陣都是槍兵,拿著的長槍比我們的長槍要長四五尺左右,交戰的時候因為這個正藍旗吃了不小的虧。”
一般的虎槍長不過丈,基本都在八九尺的長度,是步戰使的兵刃。
槍鋒銳利,槍頭上有刃,刃中起棱,較一般的長槍更加的沉重,因此破甲效果強于一般的長槍。
往昔和明軍作戰的時候,明軍的軍陣基本維持不了多久,虎槍短一些反而是優勢。
“那些漢中軍身上穿的就和當初渾河戰時的浙兵一樣,內里穿著一件鐵甲,外面還套一層布面厚棉甲,刀、箭難入。”
“第二陣的步兵,統一戴著水磨的明盔明甲,帶強弓重箭,射的很準,不少人中箭的地方都在面門和咽喉,漢中軍的這些步兵和我們的護軍營一樣拿虎槍、雁翎刀。”
“明軍兩翼是孫傳庭麾下的督標營,回來的人說聽到很多四川口音,應該是川地的兵,武備稍微差些,但是士氣不低,第一波甲兵沒有沖開督標營的軍陣,最后是護軍營下馬步戰才突破軍陣。”
“川兵、浙兵”
多爾袞眉頭微蹙,這兩地的兵說實話他的印象并不好。
渾河之戰的事情仍舊歷歷在目,那些手持著白色長槍的川兵在河岸邊結成大陣,僅僅數千人卻擋住了他們數萬人的攻勢。
那些身穿著重甲的浙兵依托著車營從白日與他們鏖戰到深夜,一直到黎明升起之時,直到所有的人都戰死在陣中。
“明軍的武備似乎也得到了革新,漢中軍的火銃兵不知道為什么可以緊緊的貼靠在一起,一瞬間可以發射大量的鉛彈,而且手持的火銃威力極大,四十步的距離三層的重甲都遮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