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在山水湍流之間行船一般,知曉水流的走向,自然能夠駕船如履平地。
但是若是不知曉水流的走向,那么一旦走錯了道路,便是船毀人亡。
孫子兵法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句話,無論是放到古今,還是放到中外,以及各個領域其實都很重要。
陳望微微側目,看了一眼遠方不斷有兵馬調動的清軍大營,而后又看了一眼一片寂靜的己方營地。
他在軍中設立軍法官,作為督導,在衛所之中也設相同的職位。
內部的沒有多少的問題,很多時候只需要看呈遞上來的報告便可與知曉到底下的情況,算的上是做到了知己。
但是在“知彼”一面,卻是做的少之又少。
出了漢中府,其余的地方、鎮府之間,朝堂之上,建奴北虜的情況,幾乎是一概不知。
只能是憑借著腦海之中對于歷史的先知來推測。
但是眼下,越來越多的事情被改變,越來的多事情不可預測,他正在逐漸的失去這一優勢。
陳望看著正垂著頭侃侃而談,三言兩語便已經是將局勢分析明白的曹文詔,又看了一眼手扶著望遠鏡,站在在前方的孫傳庭。
無論是曹文詔,還是孫傳庭,都是名列于青史之上的人物。
這樣的人物,是億萬人之中最為頂尖的那一批,他的心思才智遠超于常人。
自己有先知的優勢,都差一點沒有能夠度過重重的關卡。
若不是因為曹文詔的提點,不可能走到今日的這一地步。
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地方府衙的那些官員,其中確實有濫竽充數之輩,也有憑著家世躋身之人。
但是更多的,卻是靠著真才實學從千軍萬馬的科考場上脫穎而出,非是才智過人之輩,怎么可能高中進士
真將這些人當成傻子,無疑才是真正的傻子。
如今的大明之所以走到這種地步,不是因為朝中沒有能人,恰恰是因為能人實在是太多了。
只不過這些能人,他們的心思不是為了國,也不是為了民。
而是為他們自己,為他們的宗族
大明的崩潰,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建國初期制度的缺陷,還有土木堡造成的文武失衡。
使得大明這艘大船在開始后不久,便偏離了正確的航路。
陳望收斂了心神,壓下了心中對于未知的惶恐。
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后,選擇了走上這條道路,很多事情就注定將要改變。
只不過是遲一點,早一點的區別罷了。
就算是失去了對于事件先知的優勢,但是卻可以從其他地方下手,建立新的優勢。
不懂的就去學,不明白的就去問,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終有一日,未嘗也不能擁有和曹文詔一樣的眼光。
在知彼的方面,陳望此時心中也有了一個另外的想法。
在萬歷援朝之役中,錦衣衛傳遞來的很多情報都使得戰局對于明軍有利。
而在一戰、二戰時期,間諜之間傳遞的情報很多時候甚至起到了改變戰局走向的作用。
或許現在也是時候設立一個收攏了一個專門負責情報收集的部門了
一道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至近,由下至上,打斷了曹文詔的言語,也打斷了陳望的思緒。
一名身穿著輕便罩甲,背負著一面湛藍色令旗的傳令兵已經是被驗明了身份,登上了望臺。
“經查,賈莊一戰,各鎮營兵傷亡情況已出,請大人過目。”
“念。”
孫傳庭轉過身,看著那傳令兵,抬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