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之后的襲擾之中,不斷的獲取優勢,也讓明軍的士氣不斷的攀升。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整個關內的明軍都像是換了人一樣,作戰極為主動。
而且最為煩人的是,明軍的主力根本就不和他們正面交鋒,不給大規模交戰的機會。
一直都是派遣大量小規模的騎兵部隊襲擾,讓多爾袞深感其煩。
他麾下滿打滿算一共都只有八萬軍兵。
這一次入關到現在,搶掠到的人口和牲畜大概還剩下三十七萬左右,糧草輜重更是不計其數。
這么多的人口牲畜,還有糧草輜重,只能靠著八萬軍兵來管理,還需要分兵各處防守。
兵力很多時候都是捉襟見肘,哪里能夠完全兼顧的過來。
多爾袞的眼神在輿圖之上不斷的游動,他在思考一個可行的方略。
能夠從東面的冷口還有喜峰口走,自然是最好的。
黃臺吉帶領著兩黃旗主力此時正在兩口之外,等待著接應他們。
只是孫傳庭帶領的明軍主力又在永安府,讓多爾袞頗為忌憚。
武清、東安兩地的交鋒,孫傳庭帶領的明軍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孫傳庭的麾下有兩名將領最為難纏,一個是曹變蛟,另外一個則是陳望。
從最初的真定之戰這兩個人的名字,就已經是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多爾袞的耳中。
這兩人帶領兵馬在這一路上,殺傷了他麾下不少的軍伍。
兩人都是騎將,麾下都有一支精銳甲騎,轉進如風,奔襲如電。
軍中的蒙古游騎根本擋不住這兩部兵馬,只有各旗的精騎能夠稍微招架一二。
而且那個陳望麾下還有一支裝備著大量火器的部隊,不僅攜帶者一種發炮極為快速,射程頗遠的火炮,而且火銃也極為犀利,比一般明軍使用的鳥銃裝填要快許多,而且更狠更準。
在強攻武清的時候,他麾下的兵馬在陳望麾下步兵軍陣手下吃了不少的苦頭。
最后是靠著護軍營的甲兵在前沖鋒,帶著精銳弓手才勉強將陣線推了過去。
走冷口、喜峰口一線明面上看上去最好,但卻并非是什么明智選擇。
似乎是為了印證多爾袞的想法,中軍帳的帳簾驟然被掀開,一名渾身血污的信使就這樣滾入了帳中。
中軍帳內,一眾清軍的軍將目光都和多爾袞一樣投向那滾入帳中的信使。
當前線大敗的消息從那信使的口中被說出之時,多爾袞的眼眸也在一瞬間變得赤紅。
作為先鋒的正紅旗在遷安和楊國柱部遭遇,雙方在深夜爆發激戰,而后被擊敗,折損了上百人。
這還不算完,正紅旗的軍兵重振旗鼓收攏了兵馬屯駐于歸河川,又遭遇了楊國柱的突襲,這一次又傷亡了數百人馬,同時還丟失了大量的糧草輜重。
多爾袞面色發青,但是終究是控制住了脾氣。
他原本的脾氣并不暴躁,只是從賈莊的失利開始,越來越不順心的讓他逐漸變的暴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