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關的關外,道路外達塞北草原。
出關以后,便是一馬平川之地。
從東北傳來的塘報,清軍暫停了對于冷口、建昌一帶的攻勢,主力已經往西而來。
顯然是準備前往青山關的關外地帶,準備接應入關的部隊返回。
清軍的營壘沿山遍野,層層疊疊,各色的旌旗在寒風之中招展飄搖,已經展開了陣勢,明顯是已經做好了準備。
要想解救內中被囚禁的百姓,還有被掠奪的輜重金銀,就繞不開清軍設在外圍的營壘。
“傷亡統計出來了嗎”
陳望將馬鞭插在腰間,一面看著不遠處坐落在兩山之間的青山關,一邊向著跟在一旁的胡知禮問道。
“已經統計出來了。”
胡知禮上前了一步,回答道。
“太平寨一戰,共斬獲建奴首級三十七級,沒有俘虜,估算殺傷敵人應當在三百之數。
建奴有帶走戰死士兵尸首的條例,因此除非是圍殲戰,否則斬獲的首級基本都不多。
“我軍戰死者一百零七人,輕傷者一百二十九人,重傷者一十七人”
胡知禮的聲音有些低沉,他的頭垂的很下。
“軍醫說,重傷者只有三人能救得活,其余的人只怕是撐不到今晚了”
守衛在太平寨附近的清軍大概有兩個牛錄,約有六百人左右。
還是軍中攜帶的火炮建功,否則想要攻下太平寨,恐怕要付出更多的傷亡。
陳望低下頭,看向太平寨下。
民寨四下,都是不斷行走的都是隸屬于他麾下的漢中軍軍卒。
他們此時正在依托著太平寨,構建著新的駐防營地。
“知道了”
陳望凝視著遠方連綿的青山。
一將功成萬骨枯,他這一路來借助著顯赫的戰功平步青云。
但是那一份的戰功之下,都是累累的白骨所鑄成。
而在將來,那些白骨還會更多
一路走來,陳望的內心早已經堅韌不拔,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確保撫恤金,能夠下發到每一個戰死軍兵的家眷手中,要是沒有家眷的,按照舊例,從流民遺孤里面領養一個,改姓換名作為后人。”
陳望閉上了眼睛,他很清楚,自己在未來會收到比現在更多的傷亡報告。
他能為那些戰死的士兵做的并不多。
確保撫恤金能夠送到每一個名軍兵的家眷的手中,沒有家眷,孤身一人者,就在無人認領的流民遺孤之中選出一人作為后人,也算是為其延續香火了。
在明天清晨的時候,太平寨將會成為大軍的前沿陣地。
真正的戰斗還未到來,接下來的數日之中,傷亡將會更多。
陳望睜開眼睛,緩緩吐出胸腔淤積的濁氣。
領了軍令之后,他帶領麾下的騎兵一日便奔馳了一百五十余里。
從永平府的府城,一路急行趕到了陳國威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