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下,喊殺聲一時震天。
不止是陜西和宣大的軍將奮勇向前,就是原本孱弱的薊州鎮兵也是為氣勢所感染。
長久以來他們壓抑的情緒也在此刻得到了釋放。
陳國威身為薊州三屯營的總兵不戰而逃,讓薊州鎮上下軍將丟盡了顏面。
薊州鎮確實是爛到了骨子里面,但是人總是有廉恥之心,這個時代的人對于鄉土的歸屬感更是深厚。
身為薊州的鎮兵,卻不能阻敵于長城之外,致使敵軍蹂躪鄉土,他們不知道已經是被多少的鄉親父老指著脊梁骨謾罵。
多年以來,薊州的總督不知道換了多少任,但無論如何都建奴壓著他們打。
而到如今,第一次有一名總督,帶領著他們壓著建奴打。
建奴真的不與他們交戰,一路躲避,只是四處襲擾。
薊州鎮的營兵也終究是鼓起了士氣,上下的軍將皆是怒吼著向前。
西面山腳,祖大壽也受到了從孫傳庭發來的軍令,見到了正從各鎮軍陣掠過的尚方劍還有旗牌。
“總鎮,此戰我們該當如何”
祖大壽的身側,一眾關寧將校皆是向他看去,都在等著他的軍令。
遼東一系自成一派,關寧一脈的將校都很清楚他們的處境。
心中糊涂的,在遼東根本活不下去。
祖大壽凝望著不遠處的大青山脈,他的神色如常,眼神古井無波。
“臨清之敗,朝廷已經有所不滿。”
“就在此戰挽回我關寧的名譽。”
祖大壽仰頭望山,眼眸之中寒意驟現,冷聲喝令道。
“擂進軍鼓,吹長號”
“攻寨”
西山腳下,關寧兩鎮的軍兵也在此刻終于是露出潛藏已久的鋒芒。
各營的營將領家丁在前,大量的精銳甲兵伴隨著連綿的鼓號聲向著前方涌動而去。
明軍士氣突然的高漲和悍勇,以及采用攀援登山攻寨的戰法,徹底打亂了清軍的布防。
大量的明軍自四面山頭攀援而上,從四面進攻。
短兵相接,明軍的軍兵第一次竟然不落于下風太多。
攻山的明軍前赴后繼,不斷的傷亡并沒有嚇倒他們,袍澤的戰死,反而是激起了攻山明軍的怒火,使得攻勢更為猛烈。
清軍一時間遮擋不及,練練敗退,戰斗開始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多出防線竟然都出現了動搖。
清軍首尾難顧,只能是分散兵馬,分頭應敵。
大量的清軍甲兵,自東西兩山的兩座主寨涌將而出,向著外圍的營寨馳援而去。
東山平臺,跟隨在孫傳庭身側觀戰的幾名當地官員,皆是神色動容,感慨道。
“如此聲勢,實屬罕見,若是九邊軍將早能如此敵何至于敢如此深入而無忌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