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
多爾袞眼神微斜,神色驟然一厲,壓住了多鐸后續的話頭。
罵幾句譚泰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讓多鐸以后養成這樣隨意開口,得罪人的習慣。
而且最后多鐸明顯是準備說有關于他那個兄長的事情。
雖然身旁的眾人都是多爾袞在正白旗之中的嫡系人馬,但是多爾袞仍然覺得并不保險。
他那個兄長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兩白旗之中光是多爾袞自己知道的,就有不少黃臺吉安插進來的人。
更不用提那些不知道,自己這班嫡系人馬之中就算是有黃臺吉的人,多爾袞也絲毫不覺得意外。
“仗已經打成了這樣,再埋怨又有何用”
“譚泰是我安排守的南山,怎么守山也是我下的軍令,再怎么推卸責任,最終戰敗的原因還是我,因為我是主帥,事情就是這樣簡單。”
多爾袞見多鐸不再言語,眼神之中的暴戾也是收斂了很多。
“現在要想的是如何將更多的輜重運輸出關。”
多爾袞皺了皺眉,心緒也不由的雜亂了許多。
連同青山關的道路處于兩山之間,也就是山谷的位置,這里的地勢較為平緩,很多地方都是坦途。
因此接戰的區域不再僅限于狹窄的山道之上,可以調動大規模的軍兵甚至是騎兵。
這也是為什么這最后三座營壘可以守下來的原因。
在狹窄的山道之上,有限的交戰范圍,其實對于明軍頗為有利。
因為被家丁制度長久影響之下明軍,確實存在著相當一部分的精銳。
長久以來,九邊的明軍無論是在和蒙古,還是和后金。
在小規模的交鋒之中,明軍基本都沒有落于下風太多,甚至還在不少的戰斗之中占據著優勢。
不過正成也家丁,敗也家丁。
和蒙古交鋒的這兩百多年以來,受重文輕武的大環境,這種病態的家丁制度,使得明軍在治安戰上,小規模的沖突確實是占據優勢。
但是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戰事,人數超過萬級之后,戰事往往是以明軍的戰敗的告終。
重新回到了大規模的交鋒,多爾袞也逐漸重新掌握了局面。
只不過明軍依仗著山勢,有架設在山腰的火炮射住陣腳,就算是在官道附近將其擊敗,也不至于潰敗。
加上之前戰勝的影響,明軍如今士氣高漲,也不再如同此前一般一觸即潰。
往常很多的手段和戰法,現在都沒有辦法使用出來,也因此竟然被明軍的聲勢壓下了一頭。
戰局崩壞至此,也再難以挽回。
多爾袞收回了看向關內的視野,回頭向著多鐸詢問道。
“還有多少的繳獲沒有運出關外。”
“金銀、武備、布匹早在開始已經盡數運輸出關,還有值錢的珍稀器皿、珠寶古董也已經先行運輸出關,如今關內剩下都是從各地擄掠而來的人口和牲畜。”
“滯留在關內的人畜共計還有六萬口。”
“六萬”
“看來是帶不出關了”
多爾袞看著遠方升騰起來的濃濃煙塵,看著最外圍在此刻已經是化為了一片火海的營壘,神色面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