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無意,但聽者卻有意。
陳望眼神微凝,陳功所說的話,讓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歷史上,再崇禎十二年,張獻忠、羅汝才等營復起之后的進軍路線和情況,那些相關史料的史料陳望以前都看過,自然是記得。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合營之后,在羅猴山擊敗了左良玉后,吸納了大量的流民,然后便開始統合麾下的兵馬,整編部隊,同時聯系各地的流寇起兵重反。
而后張獻忠和羅汝才合兵進取,經由白土關、平利,進攻漢中府東部的城池興安,似乎是想要從漢中府再度入陜。
按照原本的進程,張獻忠和羅汝才進往興安的企圖被明軍提前得知,而后新任的三邊總督鄭崇儉帶領賀人龍、李國奇等營一路急行從北部的鄖縣,過白河,走北路進入漢中府。
在興安受挫之后,羅汝才仍然留守房縣、而張獻忠則是北上南陽。
陳望原本也是這樣以為,所以派出軍兵聯絡,想要提前得知張獻忠、羅汝才的動向,然后提前布防。
漢中府內東部一帶都是興安守御千戶所的防區,當初高迎祥凌斌攻破了除了興安以外的東部所有城池。
在擊敗了流寇之后,陳望便借著職權的便利,讓興安的守御千戶杜武剛去趁機圈地,趁著那些地主鄉紳被殺的真空,不僅收回了興安守御千戶所原先的田地,甚至還在其基礎上填了許多的新田。
而后杜武剛又廣收流民,將其勾為軍戶,擴充千戶所,還有開礦通商,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些事情背后,陳望也給了很多的支持。
十一年的時候,漢中府中部大旱,漢中鎮內糧食不足,也是靠著興安所產出的糧食補充,沒有太過于困難。
興安作為中樞之地,現在又是產糧的主要之地,
建設困難破壞易,漢中府是陳望的基業,陳望自然是不想流寇再度進入漢中府內劫掠一番。
所以派人一直留心,就等受到流寇的動向之后,立刻向著楊嗣昌匯報流寇準備進入漢中府借道入陜的消息。
然后順理成章的從北路流寇還未占領的地區領兵西進,進入漢中府內,直接在白土關阻截流寇,讓流寇沒有進入漢中府的機會。
打不下興安然后往北走,和打不下白土關往北走,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影響有限。
這樣不僅可以保住漢中府的基本盤,還可以趁勢重回漢中府內,一舉兩得。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掌控局勢的發展。
陳望已經想好了,直接向楊嗣昌匯報之后,帶著曹變蛟便直接往漢中府走。
有平賊將軍的權力,曹變蛟也在他的節制之下。
曹變蛟這樣的猛人,還是放在眼皮子底下較為好。
依張獻忠的本事,應付其他人就算是翻車,也不會翻得太大,最后還是能夠逃出生天。
歷史上,張獻忠在瑪瑙山被左良玉聯和諸鎮包圍遭遇慘敗,最終也還是是突圍了出去。
但是現在進程已經發生了改變,論謀略戰略曹變蛟經驗不足,確實不如左良玉,但曹變蛟可是領著百十來名家丁,差點沖入清軍大營,砍了黃臺吉的猛人。
陳望是真的擔心曹變蛟,把張獻忠的腦袋帶回來。
張獻忠確實該死,但是卻不能現在就死。
如今天下還未徹底的大亂,張獻忠他絕不能死。
大體的計劃就是這樣。
只是
現在陳功所說的話,讓陳望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陳望闊步向前,只幾步的功夫便已經是走到了地圖的近前。
循著地圖之上繪制山川地勢、城池江河,歷史上張獻忠和羅汝才兩部如何行軍轉進的路線一一映照在了陳望的眼眸之中。
無數的線條交匯在一起,不斷的分離,不斷的游走,不斷的離亂,而在最后,那些所有的線條都指向了一個地方四川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