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帳中的喧嘩仍在,在他們的對面,是一眾陜西的軍將,有延綏的、有固原、還有寧夏的,都是這兩三天陸續趕到的。
到臨興安之后,全都分營駐扎,彼此之間沒有相見過。
他們都是被楊嗣昌從三邊總督鄭崇儉的麾下調集而來。
張獻忠和羅汝才如今表露出來的想法,就是進攻興安,所以楊嗣昌也隨之調遣兵馬進入漢中府,馳援興安。
這一次升帳,這些陜西的將校全都相聚在一起,彼此之間自然是有不少的話說。
帳中未曾要求肅靜,眾人自然是仍在議論。
不過很快,伴隨著帳外響起的那恍若奔雷一般的馬蹄聲。
帳中一眾軍將,無論營鎮,皆是轉頭看向帳外,原本喧嘩的大帳一瞬間再無半分的聲響。
馬蹄聲由遠至近,原本寂靜無聲的帳外也隨著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隨之而喧囂了起來。
“恭迎將軍歸營”
下一瞬間,陣陣恭迎聲,便已經是從帳外轟然傳入營帳之中。
那陣陣一浪高過一浪的恭迎聲自四面八方滾滾而來,甚至引得帳中眾人胸腔和耳朵都跟著一起共鳴。
中軍帳中一眾將校皆是恍若有一種站立不穩的錯覺。
伴隨著帳外震耳欲聾的恭迎之聲,馬嘶聲起,馬蹄聲停。
中軍大帳的帳簾向著兩側同時被拉開,露出了外面的視野。
帳中一眾將校的目光皆是向著帳外看去,所有人的入目之處皆是半跪于地,俯首低頭的甲士。
帳外一匹通體棗紅的駿馬立于千騎之前,兩支前蹄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圓弧,而后重新踏回地面。
迎著帳中一眾將校眾人的目光,陳望已是從馬上下至地面。
首先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雙鋒芒畢露宛如鷹隼的雙目。
而后便是身上那一件赤紅色的斗牛服。
斗牛紋充斥上身,甚至連兩臂都繡滿了斗牛的紋飾。
龍而觩角,蟒形魚尾,雙角彎曲如牛角狀。
帳中眾將皆是下意識的眼神微凝,今上至登基以來,罕有賜服之舉。
而如今陳望的身上卻穿著一件斗牛服,而且還是如此高品級的斗牛服。
這無疑不是在宣告著,陳望的圣眷到底有多么的隆重。
眾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數月之前傳揚天下的塘報,想起了塘報之中大力宣揚的青山關大捷。
授金吾將軍,漢中鎮鎮守總兵官,追封父母,許其蔭子,獲取勤王之首功。
陳望一手執著馬鞭,另外一只手則是按著腰間的雁翎刀,迎著眾人的目光,闊步踏入了帳內。
“恭迎將軍歸營”
軍帳之中,也在此時響起了恭迎之聲。
中軍帳中一眾守衛的甲兵皆是齊齊下拜,連帶著站在右側首位的胡知義和一眾漢中軍的軍將。
其余營鎮的將校先是一愣,而后陜西等鎮的軍將先行反應了過來,眾將根本沒有多少的猶豫,直接便是跟從著一起拜下。
陳望領著漢中軍,秦地的兵馬,取了勤王大捷的首功,他們也是與有榮焉。
至于陳望實際上是遼人,這些都是小事。
陜西各鎮的軍將,多的是其余地方出身的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