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當初北上勤王的時候,麾下直屬的兵馬有六部步兵、一部騎兵,共六千三百人。
加上兩座新建的千戶所,每所下轄的千余衛軍,總兵力早就已經是超過了九千的大關。
這些千戶所的衛軍,都是按照陳望本部兵馬的訓練章程來訓練,也就是農忙的時候,才稍微減輕一些訓練的強度,讓其去務農幫忙。
但是、在紙面上的數據,漢中府如今還只有四千的戰兵。
畢竟原來就只有陳望一個副總兵,周遇懋一個游擊,兩個營的兵力五千人的兵額。
陳望領兵北上,本部傷亡有近千人,紙面上能戰的兵力現在漢中府內自然是只有四千了。
漢中鎮的鎮級雖然提升,定了一萬三千四百人的兵額。
但定的兵額歸定的兵額,陳望歷來小心謹慎,自然不是不會暴漏真實的實力。
陳望讓胡知義陸陸續續將原先假借輔兵名頭征召的部隊,將其轉成了正兵。
同時也從漢中府以及西安、鳳翔兩府征兵,前后征募了大約三千多人,將兵數填到了一萬,剩余的再慢慢征召。
“你現在已經是參將了,印信都已經領了,原先我編下的第二營就由你帶領,當作你的奇兵營。”
重新回到漢中,陳望的感覺好得不能再好。
之前一直受限于兵額的約束,做什么事情都只能是小心翼翼的,眼下沒了這些約束,自然是暢快了許多。
而且更為重要的,陳功跟隨著他一起北上勤王之后,變得穩重了許多。
勤王路上,陳望很多次也主動放權給陳功,磨礪陳功帶兵打仗的本領。
現在放陳功單獨領一營的兵馬,陳望也是較為放心,不過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張獻忠、羅汝才不是易與之輩,你獨領一營,日后恐怕也有單獨對敵的時候。”
“流寇呆在鄖襄兩地發展了近一年的時間,如今兵甲齊備,戰力今非昔比,你領兵在外,一定要慎重作戰,步步為營。”
“現在你已經是到了參將的身份,我也已經做到了總兵,漢中鎮的規模也已經是到了頂峰。”
陳望沉吟了片刻,而后沉下了聲音。
“要是立功太多,上面再有升賞下來,我怕你會被調到薊遼去。”
“大哥放心,我自明白,定然會有分寸。”
陳功心領神會,早在很久之前陳望就已經是向著他透露了要做什么的意愿。
當日在定軍山上,陳望跟他的說的那一番話,他一直都記在心中。
亂世風云起四方,有兵便是草頭王
對于什么升官發財,封妻蔭子,陳功現在完全不在意。
將軍總兵算得了什么,到時候他們將要取得,可是整個天下
一路勤王,所有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在大部分文官的眼里,他們這些武將永遠都是上不了臺面丘八,走狗和爪牙。
武臣做到頂點又如何
哪怕是一鎮的總兵,文帥督撫說殺便殺,甚至不用經過朝廷定下的規章。
無論是副將還是總兵,掛將軍印還是不掛將軍印,見到那些文官總督,全都要跪下聽命。
地方的知州縣令,明明品級比他們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