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左五營盤踞于英霍山區,依山為營,連脈為陣,雖人多勢眾,然破壞有限,抱偏安一隅之心,無有圖謀天下之志,實則不足為道。”
“亂天下唯有李自成與張羅二賊。”
流寇的規模比起民變初期要少的多,不再是動輒十數萬,數十萬的規模。
張獻忠、羅汝才兩部的主力加起來不過兩萬人,如今在陜西攪動風云的李自成也不過只有一萬余人。
但正因為是這樣,這一次流寇的復起才更加的可怕。
因為這證明著流寇正在改變著一直以來的戰法和思路,他們開始向著勢力的方向發展,正在進行著精兵簡政,甚至約束軍紀,不害百姓。
無論是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和羅汝才,他們一路起兵都罕有大肆燒殺搶掠,幾乎不害普通的百姓,而是廣結善緣,約束軍隊,利用百姓作為耳目,將矛頭全部指到了當地的官紳地主的身上。
這一切的種種,都佐證著李自成還有張獻忠和羅汝才,他們正在向著農民軍的方向發展,向著割據一方的勢力發展。
流寇再如何的強大,他們不事生產,只知道擄掠,終究就像是無根之萍,早晚都能夠將其剿滅。
但是若是讓其轉變成農民軍,一旦其割據一方,裂土成王,必將會極大的動搖國家的根基。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楊嗣昌飽覽群書,如何不了解各朝各代的興替。
盤踞在英霍山區的革左五營人數眾規模據聞超過了五萬之數,算上周圍的依附于其的群匪盜寇,人數還要再多兩三萬人。
但是革左五營仍然還是流寇,沒有割據一方的打算,仍然像著以前一樣裹挾饑民,驅趕百姓,四處擄掠。
所以楊嗣昌只派了黃的功和孫應元領著勇衛營壓陣,將進剿的任務交給了當地的巡撫。
“明公所言甚是,卻是學生想岔了。”
葉官明緊蹙著眉頭,神色沉重,楊嗣昌所說確實不錯,革左五營確實沒有多少的威脅,沒有發展的前景。
楊嗣昌微微低頭,壓低了聲音。
“如果我記得不錯,張獻忠前不久在達州,擊破了陳一龍和武聲華所領的入援川軍,北上太平縣,正直趨漢中府可對。”
“明公記得不差。”
葉官明神色凜然,面色沉重,言道。
“在相持交鋒十數日后,張獻忠趁陳一龍和武聲華所領的入援川軍防備松懈之時,突然發起進攻,潰圍而出,直奔太平縣,如今已入太平縣境,看起計劃,應當是準備進往漢中府內。”
從太平縣入漢中府,一共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過紫陽,進往興安,再從興安直入漢陰。
另外則是長驅小道,沿洋水直奔西鄉,走著一條可以直入漢中府腹地。
張獻忠麾下嫡系兵馬在此前圍剿損失頗重,如今部下多為鄖襄山區的山民匯編而成,跋山涉水幾乎如履平地。
邵捷春在夔州府內諸縣設下重重屏障,最后還是被張獻忠突出了重圍。
雖然邵捷春指揮能力不行,造成了很多的錯漏,但是夔州府山高路遠,地勢險要,張獻忠每每能夠潰圍而出,還是能夠看出張獻忠所部確實精銳和適應。
“張獻忠如此進軍,意圖明顯,應當想要直馳西鄉,意圖進入漢中府腹地,很大可能是想與李自成合流。”
“如今李自成在陜西攪動風云,鳳翔、鞏昌、平涼、西安、慶陽五府皆被其影響,李國奇勉強只能保守西安府。”
楊嗣昌緊蹙著眉頭,若是讓李自成和張獻忠合流,進入陜西境內,民變恐怕就沒有辦法壓下來了,又要陷入曠日持久的追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