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大帥協助,他張獻忠都活著走不出陜西和河南。”
“張獻忠這狗娘養的砍貨,咱老子遇到他一定要剁了他的狗頭”
“當初說好分兵引誘明軍,之后再到川東再回,現在他自己逃入了四川,留我們在這里被明軍圍剿。”
楊明起咬牙切齒,雙目赤紅,心中恨不得將張獻忠千刀萬剮。
“遇到陳望和秦良玉,連打都不敢打一仗,甚至連傳信的人都沒有派過來”
他們在湖廣被多達四五萬的明軍團團包圍,而張獻忠一路往川中逃竄,陳望在太平攔路張獻忠不敢打楊明起其實可以理解。
但是秦良玉不過八千的兵馬,還是一路從石柱遠道而來,張獻忠麾下上萬的精銳,竟然也不敢打。
而且張獻忠甚至連信都不傳一封,曹營之所以能夠獲知這一消息,還是因為從俘虜的明軍之中訊問出來的。
張獻忠的這一行為,無異是將他們當作是吸引明軍的誘餌,好保全自身。
楊明起的話,讓羅汝才眼神陡然一厲,凌人的殺意從他的身上傾瀉而出。
不過很快,羅汝才便收斂起了心中的殺意。
羅汝才的面色冰寒,一直以來,他都覺得高迎祥說的很對。
天災頻頻,兵禍不休,他們所有人都只是為了討一條生路。
朝廷勢大,他們的勢力弱小,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博取一條生路。
羅汝才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他這一輩子一共只服過兩個人。
一個是王嘉胤,一個則是高迎祥。
所以一直以來,他也都是遵奉著王嘉胤和高迎祥兩人信條去做的。
賊不殺賊應該團結一心。
但是此刻,羅汝才一直堅信的信條卻發生了動搖。
張獻忠背信棄義,導致明軍主力合圍而來,致使他麾下的軍兵傷亡慘重,說是心如刀割亦不為過。
羅汝才收斂起了殺意,神色重新恢復了平靜,但是他內心卻并不平靜,原先那桿一直持平的天秤正慢慢的倒向另外一方,滑向他的另外一面。
“張獻忠從夔州府西達州進取巴州,攻巴州不下后,轉攻劍州。”
“他從北路入川,進入保寧府內,秦良玉所部從萬縣一路尾隨張獻忠追擊,邵捷春這個時候應當也是調集重兵去往保寧府進剿。”
身上的傷勢并沒有能夠影響羅汝才的思緒,他被困于興山、歸州良久,消息獲取的渠道極為有限,很多時候只能靠抓捕的俘虜來獲取。
但是這些瑣碎的消息卻能夠被羅汝才綜合起來,推理出如今的大概的時局。
“我們過達州,往西南走,不和張獻忠走一路,往順慶府去。”
“我們這一次突出重圍出乎官兵的意料,如今四川省內殘存的官兵應該都被張獻忠吸引過去,省內必定空虛非常,川內如今無可戰之兵,不可能擋住我們的兵鋒。”
羅汝才語氣篤定,他太清楚官兵的習慣了,還有那些文官的情況。
文官害怕丟城失地,因為他們必須要其負責連帶責任。
這一次張獻忠竄入川中,四川的巡撫必然調集大軍四面圍堵,他此時入川,便在沒有多余的兵力來阻截他。
短短的片刻,羅汝才已經有了一個完善的計劃。
他將計劃講解給楊明起,又囑咐了他幾句,而后這才登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