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河南的亂局,楊嗣昌的心中的陰霾更甚。
“如今河南省內的一眾流寇,也都隱隱尊崇李巖為首,李巖攻破登封,便徘徊不前,而各地流寇皆是往登封相聚。”
李巖在河南,就像是一面旗幟。
李巖如今已經離開了開封府的杞縣,一路西進,過許州、襄城、攻破了登封,從開封府竄入了河南府中。
因為河南進剿官兵的失敗,不斷有地方掀起民變,而各地原本偃旗息鼓的流寇也都重新興盛了起來。
有消息傳遞過來,這些流寇和民軍,他們都在向著登封匯聚。
李巖在登封停駐了腳步,似乎有下發了召集的命令。
這樣明顯反常的舉動,自然是極不對勁,也讓楊嗣昌聞到了危險的味道。
登封在河南的東南處,左右分別是河南省內最為重要的兩大城市洛陽和開封。
陳望神色凝重,壓住了眼眸深處的精芒。
楊嗣昌說出的登封,這個熟悉的地名,讓他一瞬之間回憶起了歷史上的記載。
原本的時空之中,領兵一路連敗河南進剿官兵,最終囤兵于登封的不是別人,正是李自成。
而李自成在登封大會河南諸寇不久,便做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李自成攻破了洛陽,殺福王朱常洵
因為自己的原因,蝴蝶效應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李自成現在仍然在西北,最終導致李巖的自立。
現在雖然沒有了李自成,但是李巖進軍的路線,卻是和歷史上的李自成開始發生了重疊。
陳望心中百轉千回,這樣的進軍路線和方式,李巖的目標恐怕十有八九便是洛陽。
或許在歷史上攻取洛陽的方略,便是李巖所提出,這便可以解釋為什么李巖現在也是這樣的進軍路線。
陳望凝神靜氣,目光在楊嗣昌的臉上悄然掠過。
此時楊嗣昌的臉上布滿了擔憂之色。
“如今河南局勢危若累卵,流寇勢大,急情如火”
楊嗣昌沉吟了半響,而后偏過頭,轉向陳望,最終直截了當的問道。
“我欲調你北上平叛,不知道你有幾成的把握。”
陳望雖然才能卓著,武略過人,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麾下的兵馬多為新募,雖然此前幾番進剿都是大勝,但是損失也不小。
要讓陳望去對付如今風頭正盛的李巖,還有一眾河南的大寇,楊嗣昌感覺還不夠穩妥,所以自然是要出言詢問。
“末將對于河南局勢了解有限,不敢夸言。”
陳望心思轉動,他知道是因為麾下漢中鎮紙面上的實力并不強,因此楊嗣昌才有所擔憂。
陳功和周遇懋兩人麾下的援兵營,為了保護瑞王和漢中府的安危,現在都留在漢中府內。
現在陳望麾下的兵馬總共只有五千五百多人,本來是五千,多出的五百是陳洪范麾下的家丁。
算上張二和黃龍兩營,還有三千的土兵,以及兩千王國寧麾下的部屬,一共是一萬三千多人。
在圍剿王國寧的戰事之中,陣亡的軍兵大多都是原屬于陳洪范管帶的湖廣兵馬。
紙面上的數據,大部分都是新兵,戰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