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旦面對疑難雜癥,困難的病癥,很多時候根本無從下手。
而科班出身的醫生,在一開始的雖然會因為經驗短缺而手忙腳亂,但是隨著經驗的增長,他們的走的必然會比赤腳醫生更遠,上限也更高。
李巖從一開始確定了隊伍的方針,嚴格要求軍紀,賞罰分明,明確了起義的目的。
在汝州和萬民軍交手的時候,陳望雖然將指揮權放給了胡知義,但是并沒有因此而分神,他一直都在觀察著萬民軍的情況。
萬民軍的士氣比起舊七十二營的流寇無疑是高出一大截。
在其主將率先逃竄的情況之下,一些萬民軍的部眾甚至還堅持了半刻鐘的時間,才在徹底的絕望中陷入崩潰。
“總鎮的意思是”
胡知義欲言又止,在斟酌了半響之后才發問道。
“洛陽敵情不明,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在汝州靜聽消息,我們暫時按兵不動。”
陳望沒有任何想要北上進入洛陽府的想法。
洛陽府內敵情不明,他麾下兵馬如今實力并不算強勁,貿然進入洛陽府,甚至可能有敗亡的危險。
“按兵不動”
胡知義皺起了眉頭。
從戰略上來說按兵不動,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但是在很多時候,戰爭并不純粹,它還受到政治的影響。
“福王身處洛陽,若是洛陽淪陷、親藩失陷、朝廷降罪下來”
陳望抬起了手,止住了胡知義后續的問題,他知曉胡知義想要詢問什么。
“朝廷”
陳望神情漠然,此時只有胡知義一人跟在他的身側,他說話自然也就毫無顧忌。
“朝廷敢懲戒我嗎”
“李巖如今正值如日中天之際,如今河南境內強軍唯有我部。”
河南連年以來遭受兵禍、幾經民變,早已經虧空。
又因為處于內地、兵備廢弛,因此河南兵馬大多戰力不強,從李巖起勢之后的數場大戰便可見一斑。
南國兵馬的主力,基本都被楊嗣昌所統管進入了四川,前去追逐張獻忠和羅汝才。
南直隸等地的兵馬也都集中在英霍山區,防備革左五營出山作亂。
“洛陽城就算淪陷,福王身死,又與我們有什么關系”
依照目前的情況看來,最多也就是一個降職處罰,然后讓他暫領原職戴罪立功。
“福王的死難、洛陽的淪陷,不僅對我們無害,反而還更加有利。”
朝廷要想剿滅河南的民變,那么唯一能夠依仗的便是他陳望。
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陳望才敢在此時選擇在汝州按兵不動。
而且陳望選擇按兵不動,還有著正當的借口糧草短缺。
“從南陽府北上以來,拖累我軍行軍速度,一直都是短缺的糧草,而且如今軍中的糧草也只夠支用三日,根本不足以支撐打到洛陽。”
從一開始的時候,陳望就已經是在開始在做準備。
陳望很多次的向著河南巡撫李仙風,還有周圍的州縣發文請糧,這些公文都可以作為日后的證據。
到時候朝廷議論洛陽失陷、福王死難之時,因為這些公文,再加上此前北上勤王留下忠心體國的印象,到時候追責下來,陳望根本就擔不了什么責任。
從事實上來看,他這一路以來的歷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