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城的城門打開,高名衡領著開封城內一眾大小官員和軍將前來迎接。
陳望自然是不會托大,也是下馬迎了上去。
“末將陳望,參見巡按大人。”
陳望的態度表現的極為恭敬,還未到近前便已經是帶著一眾軍將率先行禮。
陳望是認得高名衡的,當初從北方一路南下經過了河南。
高名衡是在同年出任的河南巡按。
不過陳望和高名衡見面并不是在河南,而是在京師。
“陳將軍免禮,免禮。”
最后的幾步距離,高名衡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直接跑了起來。
高名衡跑到近前,雙手托住了陳望的雙手,實在是難以壓住心中的激動。
陳望眼神微動,他很清楚的感受到高名衡的雙手再顫抖。
高名衡主動攙扶,陳望自然也不會推讓,順手推舟的便重新站直了身軀。
“洛陽城破、福王遭難、賊寇連陷九城,引得南國震動。”
“流寇猖獗,軍情沸羹,又遇鄭州之敗,更是雪上加霜。”
高名衡平復了一下雜亂心緒,他知道自己的舉動有些失態,但是眼下也顧不得這些旁支末節。
要知道,現在河南早已經是百孔千瘡,開封城也是危在旦夕。
陳望此時來源援,無疑是雪中送炭。
“開封孤城在中,內無強兵,外無援助,陳將軍此刻領兵入援,真乃雪中送炭。”
洛陽城的快速淪陷,宛如一盆冷水當頭從高名衡澆下。
本來高名衡已經是心生絕望,抱著死守開封,與開封城共存亡的心情。
但是誰曾想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陳望在此刻帶兵入援,讓高名衡不由的心神大定。
建奴兇惡,常年犯邊,九邊軍隊屢次在建奴面前翦羽受挫。
比起流寇,建奴無疑是要強上十倍。
而陳望麾下的軍隊,比起建奴卻還要更為的強悍。
青山關之戰,早已經是在明廷的大力宣傳之下為天下所知。
甚至民間都有很多人將其改編成話本,講起了青山關的大戰。
鏖戰青山關、箭定公樹臺,還有濟南、賈莊等戰也都有說書人在講述。
如今陳望的名聲在北直隸與山東等地,說上一句如雷貫耳亦絲毫不為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的話本和故事也傳到了其他的地域之中,和三國演義等等一起為眾人所熟知。
高名衡帶著期許的問道。
“不知陳將軍此番入援帶了多少兵馬”
高名衡將姿態放得極低,態度極為溫和,盡量的壓著心中的急切,詢問道。
“后續的兵馬何時能夠趕到開封”
“回巡按大人話,因為軍情緊急,時間緊迫,所以此番入援末將只帶了鎮下精騎三千,后續也并無援軍。”
陳望微微垂首,仍然保持著恭敬,回答道。
高名衡神色微僵,臉上不由的浮現出些許的焦急之色,慌張道。
“陳將軍麾下兵馬不是有兩萬余眾嗎,為何現在只有這三千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