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沒有直接向高名衡請求軍事指揮的權力。
而是直接問起了城防情況,然后說起了守備開封的事務,將自己直接擺在了指揮的位置之上。
一切都像是順理成章一樣。
“城中守兵稀少,軍兵僅有七千一百余人,協防的民壯如今募得一萬三千余人,還算令人欣慰。”
高名衡并沒有察覺陳望話語之中的心思,直接便是順著陳望的話往下繼續說去。
他不懂軍事,對于如何守備開封城本就是一頭霧水。
這些時日以來大部分的統籌安排,都被高名衡交給了陳德。
不過城中的軍兵數量和組成,高名衡自然也是知曉。
“新編民兵有兩千兩百人,游擊將軍陳德麾下游兵營一千四百人,周王府衛兵八百人,還有兩千余人是開封城內原有的守軍。”
楊嗣昌請了練餉之后,各地都練新兵,一部分是各鎮練兵,另外一部分也是用于民兵。
營兵主戰,民兵主守。
明廷認為流寇之所以難平,是因為他們出沒無常,流動不居。
要想滅寇御敵,一味的征調加派追繳兵馬起到的效果并不會太大。
流寇人數眾多,轉進迅速,但是也需要補給。
他們必定需要劫掠地方,因此地方上如果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可以有效的遏制流寇的劫掠和膨脹。
所以在崇禎十二年后,各地加派練餉,各鎮抽練精兵,各縣各州各府加練鄉兵,也稱為民兵。
府裁去通判,設練備一職,品級相當于官軍的守備。
州裁去判官,縣主簿,添設練總一職,相當于把總級別。
練備、練總隸屬于知府、知州、知縣,專門負責訓練民兵。
民兵的任務是捍衛鄉土,包圍城池,不允許越境追擊,并且明確的規定數額,不允許多練。
加練的政策先在是在京畿、山東、河南一帶實行,然后推廣到其他地方
一般來說每府練民兵一千、州七百、縣五百。
開封城作為河南重鎮,自然不僅僅只是練一千人,實際上給到的兵額共計有三千。
開封城內如今只有兩千兩百的民兵原因也很簡單。
要餉的名冊上面必然不多不少,肯定有三千人,高名衡現在報的必然是實際能用的人數。
余下的那八百人的缺額,就是吃的虧空。
這些事情,陳望再清楚不過。
楊嗣昌當初加派練餉編練精兵,加練民兵的想法確實不錯。
若是能夠依照著紙上面的計劃實行,流寇要不了多少的時日便能被徹底的平息。
但是紙上面的東西,很多時候終究是只存在于紙面之上。
歷史上李自成第一次兵圍開封之時,開封城內擁有軍事力量并不薄弱。
但是因為陳望自己的影響,現在歷史的進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開封城內的情況也隨之而變化。
不過,開封城的兵力越是薄弱,對于陳望來說,便是約是有利。
因為
在歷史上,真正使得開封城固若金湯的,從來都不是朝廷的兵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