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支部隊,正在跟著陳永福在黃河北方的陽武平叛
大陣之中,充斥著喧嘩吵鬧的聲音。
就在西北的方向,數以千計的明軍甲騎已經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殺入了陣中。
隆隆的蹄聲愈響愈烈,低沉的騎號聲早已是連成了一片。
落日的溶金散落在沖陣而來的明軍甲騎衣甲之上,直照著恍如天兵一般。
一柄柄鋒利的馬刀被高舉到半空,冷森森的寒芒迷亂了昏暗的天空。
李巖從來就沒有想過在西北方會出現敵人的蹤跡,他沒有在西北方設下任何的防御。
軍中的精銳、銃炮,都被李巖統一調集到大陣的前方,還有西南的方向。
所有的注意力也被李巖放在了西南的方向。
西北方的陣線薄弱無比,甚至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設防。
面對著突然襲來的明軍騎兵,西北方的萬民軍甲兵根本沒有絲毫的防備。
明軍的甲騎就像是一柄重錘猛然砸在豆腐之上一般,只是一瞬之間,西北方萬民軍的軍陣,便已經是被砸的支離破碎,散落滿地。
“嗚”
低沉的騎號聲在漢中軍的騎陣之中回響。
漢中軍龐大的騎陣也在同時緩緩的停下。
騎陣之中,號鼓聲連綿,無數令旗不斷的飛揚。
只是片刻的時間,漢中軍的甲騎已經完成了止步、駐足、調整等一系列的軍令。
前隊變成了后隊,而后隊則是也變成了前隊。
這樣的舉措,在他們訓練的之時,早已經預習了無數一遍。
不過這樣的軍令,一般是在行軍的時候出現變化,下達的軍令。
但是這一次卻是出現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之上。
不過饒是如此,所有的漢中軍騎兵還是堅定不移的執行著收到的軍令。
騎兵比起步兵,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動性。
在戰場之上,騎兵停止移動,無疑是將自己之余劣勢的地位。
但是很多時候軍令下達,還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
陳望本來是準備想要下達正常轉向的命令,但是萬民軍大陣因為西北受襲,所引起的混亂比他預想的還要更為嚴重。
萬民軍大陣之中留存的騎兵,大部都往西北方疾馳而去,想要馳援西北,根本沒有多少的威脅。
而他們距離萬民軍的軍陣還有三百余步的距離,這個距離,足夠他們從容的變換陣型,調整騎隊。
而周遭的萬民軍潰兵早已經是丟盔卸甲,一心只想逃命,他們也不可能造成任何的威脅。
伴隨著行進的角號聲,漢中軍的甲騎在陳望的領導之下再度開始進軍。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朝向并非是向著西南方,而是自南向北,沿著萬民軍大陣的前陣一路奔馳而去。
萬民軍的大陣本就因為西北方受襲,遭遇了極大的動搖。
眼下見到此前去往西南的漢中軍甲騎去而復返,許多的軍卒更是心驚膽顫。
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明軍的甲騎又回來了,他們不是已經掉入了信王設下的陷阱嗎
明軍的騎兵看起來沒有減少,氣勢也沒有絲毫的下降,難道是南邊的人打輸了,軍陣已經被破了
普通的軍兵身處于大陣之中,根本就無法遍觀全局,他們只能靠著自己眼前發生的事情來推測戰局的情況。
前方不遠處,疾馳而過的漢中軍甲騎,還有大陣后方不斷傳來的喧嘩之聲,都讓他們的心中感到無比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