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襄陽城外。
眾山各營再度歸于沉寂。
營壘之中,靜靜悄悄。
除去在外戍衛和巡邏的軍卒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早已經是進入了夢鄉。
太陽已經重新落進了群山的懷抱之中。
夜色降臨,籠罩了整個世界。
天地一片黑暗。
紫蓋山麓大營也同樣已經是歸于平靜。
陳望站在中軍帳外的望臺之上,俯視著下方四散在外的營帳。
視野之中火光星星點點,恍若白晝一般。
木材燃燒的噼啪聲不時從不遠處火盆之中傳來,在望臺的附近回響。
山風呼嘯,游走在峴山各處,帶起各營之中的火光不斷的搖曳。
躍動的火光在陳望的眼眸之中不斷的閃動,山風漫卷著吹襲而來消散了周遭的暑氣。
遠方。
越過黑暗的地帶,夜幕之下還有一團黯淡的火光,那是襄陽城所在的地方。
此時的襄陽城,也早已經是歸于沉寂,只是城墻之上亮著的光芒,還證明著襄陽并沒有徹底的陷入沉睡。
遙望著遠處的襄陽城,陳望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濁氣。
五年的時間,萬里的轉戰,歷經無數的艱辛。
從一介家丁到一鎮的總兵,再到受封平賊將軍,到跨連三省,制控五府,一路征戰,少有休息,現如今,終于有了短暫的時間可以停止下來。
但是,這一切只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
在遼東,松錦之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這一次明軍的實力和國內的境況,都要比歷史上好上不少。
崇禎十一年的戊寅之變,清軍入關造成的破壞和收獲都比起歷史上要小的多。
清軍沒有攻下濟南,又在青山關遭逢大敗,明軍得以搶回了不少的百姓和輜重。
而盧象升所領的宣大兵馬主力雖然傷亡頗重,但是主體還在。
現如今又歷經了兩年的訓練,宣大三鎮已經是恢復了不少的戰力,因此明廷在北國的勢力比起歷史上要強上不少。
而且導致松錦之戰明軍潰敗的罪魁禍首王樸,現在卻并不是大同鎮的總兵。
在此前圍剿李自成的成、階之戰中,時任延綏鎮總兵王樸,被李自成擊敗,李自成再越關山進入川北,將追剿的明軍就此遠遠的摔在了身后。
洪承疇大怒之下,直接奪了王樸的官職,將其一擼到底。
所以在崇禎十一年的戊寅之變中,跟隨著盧象升出戰的大同鎮總兵是杜文煥,而非是王樸。
在內外交困之時,杜文煥沒有領兵離開盧象升,而是選擇繼續跟隨著盧象升前行。
戰局也因此向著另一結果而偏移,在賈莊的明軍,等到來千里馳援而來的秦軍主力,贏下了賈莊之戰最終的勝利。
如果仍是王樸擔任總兵,他肯定是會帶領著大同鎮的主力先一步逃走,只怕是兵力本就稀少的賈莊明軍難以堅持那么久的時間。
松錦之戰的后期,如果明軍能夠遵從洪承疇的戰略有序撤離,明軍的損失絕對不會如此的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