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放下了手中的文書,二十余萬兩白銀的投入,終究還是有回報的。
只要渡過了崇禎十三年的旱災之后。
此后百年的時間,漢中府都將不會再被旱情所困擾,后續也只是遭受水澇的威脅。
但是現在漢中府的水利工程修建的極多,根本不可能發生水澇。
崇禎十二年的時候,漢中府內陳望控制的田畝就已經是達到了一千八百余頃,這還不算沔縣、興安兩處守御千戶所下控的田畝。
當然,這些田畝自然不都是在衛所的名義下。
大部分的田畝要么是隱田,要么就是用其他的名義占據下來,基本都不需要繳納賦稅。
加上漢中府內各項產業,諸如礦山、林地、湖泊等等。
等到崇禎十四年,僅憑漢中府一地,便可以供養陳望現在麾下所有的兵馬。
“今年災荒嚴重,波及極廣,根據監察所的匯報,山西、陜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都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而且還伴隨著極為嚴重的蝗蟲災害。”
“陜西的災荒最為嚴重,市面上根本沒有糧米售賣,陜西的戰局似乎也受到了影響”
歷史上,明朝國勢急轉直下的兩年,就是崇禎十三年和十四年這兩年的時間。
旱災在崇禎十三年達到了頂峰。
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饑死,餓殍載道,地大荒。
山東連歲大旱,天下大饑,人相食,盜賊破邑城。
浙江嘉興、紹興旱蝗,諸暨旱。
甘肅大片旱區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狀。
而陜西作為長久以來的災區,受災比起其他各地更為嚴重。
木皮石面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這就是對于崇禎十三年時期陜西的描述。
“陜西的戰局”
陳望眼神微動,陜西的戰局他一直沒有關注過。、
“說說情況。”
陳望只記得李自成被鄭崇儉一路追到了臨洮府。
鄭崇儉帶領陜西的兵馬進剿多時,卻是收獲不大,大部分的時間都處于相持的狀態。
“松潘衛羌人新任的土司,似乎是因為得到了李自成的助力,才成為了土司。”
“李自成和川北的羌人部落達成了聯盟后,聯合羌人兵進青海。”
“等到李自成再出青海的時候,青海的蒙古部落也加入了李自成的麾下。”
“從陜西傳來的塘報描述,李自成現在麾下的兵將多達五萬,盡皆騎卒,來去縱橫,難以控制,所以幾次進剿都以失敗告終,臨洮府的西部,實際上已經被放棄。”
陜西的剿局一塌糊涂,進剿的兵馬都已經回撤,只在重要的關卡設防,以組織李自成麾下的兵馬東掠。
“羌人、蒙古”
陳望神色凝重,李自成和羌人部落能夠聯合,這一點陳望并不意外。
當初在川北的時候,李自成北上逃避追剿,借助著貿易獲取了羌人的信任,后面還募集了一批羌人騎兵
后來松潘衛內的總領羌人各部的老土司病逝,衛下各部為了爭奪繼承人紛爭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