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后的戊寅之變中,陳新甲統管京師周圍兵馬,將其管理的井井有條,統籌安排各地勤王軍后勤,使其沒有如同之前勤王一樣,激起許多的兵卒嘩變。
而后陳新甲又遞上保衛邦國的十條辦法。
其中有一條,便是在徐州設立一處重鎮,開通兩京咽喉,西防備流寇竄入南直隸,北可馳援山東、北直隸,向南則可以保護皇陵。
這些建議,崇禎都是已經同意的了。
只可惜徐州的營鎮剛剛草創,糧草軍餉都還沒有調撥下去,萬民軍便突然東進。
這也讓崇禎忍不住扼腕嘆息。
若是能夠早用陳新甲,在徐州設一重鎮。
萬民軍只怕會被攔在歸德府內,根本到不了徐州城下,也威脅不了南直隸的安全。
因此對于陳新甲,崇禎的觀感還是很好,于是溫言道。
“陳愛卿請講。”
陳新甲上前了一步,恭恭敬敬的向著崇禎行了一禮。
“如今南國局勢越發糜爛,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陜西李闖與青海蒙古相互勾結,南直隸遭逢宿州之敗,保定、河北、山東三鎮兵馬折損嚴重。”
“河南如今局勢趨于穩定,但軍兵新練,保境安民尚可,進剿出擊卻是難得。”
“襄陽城破后,獻賊留下了不少的兵馬死守襄陽,牽制了我軍大量的兵力。”
“萬元吉、左良玉所部還在追繳張獻忠,雖在武昌戰勝了張獻忠,但是卻讓張獻忠逃入了江西。”
因為侯恂的緣故,左良玉這一次沒有再拖沓辦事,而且他和張獻忠本就有仇怨。
這一次張獻忠攻破襄陽,奪取的不僅僅有朝廷官方囤積在襄陽的錢糧,也有左良玉的一些財產。
新仇舊恨,加上錢糧到位,左良玉這一次追繳確實是賣了力氣。
張獻忠麾下雖然大多是新募的兵卒,但是采納了徐以顯的諫言,開始有計劃對麾下的兵馬進行訓練。
經過了訓練,又經歷了不少的戰斗之后,加上之前攻陷襄陽得到的大量兵甲,張獻忠此時麾下部隊戰力甚至遠超最為巔峰的時候。
在武昌的南郊,張獻忠列陣而戰,萬元吉領兵先至,先行發起進攻。
但縱使是曹變蛟、猛如虎已經是傾盡全力,卻也未能建功,甚至是在之后陷入了苦戰。
后面左良玉領兵趕至,才穩住了戰場的局勢。
最后得勝的關鍵,也是左良玉在僵持之時,率領親衛家丁,連破張獻忠軍數陣。
不過可惜的是,最終也沒有徹底的擊潰張獻忠,還是讓張獻忠保存了不少的兵馬。
“道德經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但如今之局,卻非是治國,關內民變持續至今,早已經是成我國家重病,而重病則須用猛藥。”
陳新甲抬起了頭,目光堅定。
“如今南國局勢至此,唯有能力出眾之人可解。”
“臣以為”
陳新甲雙手作揖,緩緩跪倒在地,鄭重無比道。
“如今南國之局,唯有孫傳庭可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