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城北,一片肅殺的景象,無數紅旗招展。
密密麻麻的營帳林立在郊野之上,各色的旌旗遍布在各部的營壘之間,連綿近十里,一眼望去,甚至難以望見盡頭。
漢中軍大營。
陳望站在臨時搭建起來的望臺之上,通過架設在望臺上的千里鏡觀察者遠處的宿州城。
望臺之上,除了陳望之外,還有陳功、趙懷良等一眾漢中軍的軍將,他們全都靜靜站立在一旁,等待著陳望的示令。
鳳陽不可能放棄,朝廷下令馳援的命令急切無比。
陳望抵達沛縣拜見孫傳庭后。
只過了一天的時間,朝廷派來的使者便也抵達了沛縣大營。
因為鳳陽被圍,朝廷極為緊張,這已經是前排催促的進軍的第三波使者了。
所以,在第二天的傍晚,孫傳庭便下達了向南進軍,馳援鳳陽的命令。
先鋒的職責自然是落在了陳望的手中。
而這先鋒也正是陳望所想要的謀劃的職位。
接下了先鋒的重任后,陳望并沒有將周圍所有自己麾下的軍隊全部召喚而來。
現在陳望麾下的部隊共有兩萬人,盡皆屯駐在宿州城北。
直屬的陳望的有近衛騎兵營的三千騎兵,正兵營的六千正兵,還有三千土兵,共計一萬兩千人。
另外八千人則是由胡知義統管的河南兵馬,作為策應,此時也在宿州城北。
孫傳庭領著大軍還在后方,此時屯駐于苻離橋北。
雪花飄揚,但是卻對于望臺上的眾人沒有造成多少的影響。
望臺上搭建著有遮擋著風雨的頂棚,而眾將身上穿著的冬衣也足夠厚實,南直隸此時雖然寒冷,但是比起北國還是遠遠不如。
架設在望臺上的千里鏡隨著陳望的動作緩緩移動。
從最右一直掃到了最左,又從最左一直掃到了最右,往復過了兩次的時間,最終才停止了下來。
陳望抬起了頭,手按著放在身前的千里鏡。
宿州城的城防情況通過千里鏡,還有先行游騎的探查匯總,讓陳望的心中已經有了簡單的輪廓。
根據多方的佐證,如今的宿州城中,駐扎的萬民軍的軍兵總人數超過四萬人。
而在宿州城周圍,有近十萬規模的駐防軍兵。
萬民軍在宿州城的四周,建立了大量的營壘和據點,以此支撐著宿州城的防務。
如果不拔除調宿州城周圍的萬民軍據點,那么周圍的萬民軍便可以將這些據點和營壘作為支點,馳援宿州城,襲擾周邊。
但是若是要想拔除這些營壘和據點,無疑又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陳望一手扶著千里鏡的鏡身,一手按刀,身軀半轉,目光向著站在最近的陳功投去,問道。
“鳳陽的情況,現今如何了?”
陳功上前了半步,雙手抱拳,垂首躬身,沉聲應道。
“鳳陽外圍夜不收回報,鳳陽外墻多段失陷,九門已經失陷四門,北方兩門和東部兩門都已經被萬賊軍把持。”
“鳳陽城北部地區大小青營、黃莊營壘、夫子營、殿后營,五處重鎮皆已失守。”
“東部地帶觀星臺也在昨天凌晨失守,昨日午時,萬賊軍東路軍擊破李莊逼近禁垣東部龍興寺。”
陳望眼神微動,從陳功所說的情報來看
觀星臺,是鳳陽城東部的高地,也是整個東段城墻的重要支點。
觀星臺的失守,無疑也是代表這東段城墻防守的全面潰敗。
而李莊則是鳳陽東部明軍最大的屯兵點。
觀星臺,李莊不到半日相繼告破,證明整個鳳陽外城的防務已經是全面瓦解。
陳功隨后的稟報,也更是印證了陳望心中的想法。
“鳳陽軍隊已經放棄外墻防守,轉而退守中、南部地帶的第二道陣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