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的官兵埋骨于青山關,最終換來的是打破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大壯中國之聲威,一掃數十年來遼左敗局之萎靡。
袁時中兵敗于孫傳庭的手中,李巖并沒有絲毫的意外。
當時李巖給袁時中的建議便是不要在大名府久留,趕快南下轉移,與他統領的萬民軍主力匯合。
但是袁時中在勢力快速的膨脹之后,心中有了別樣的想法,不甘心受制于人,所以在留在了大名府內。
最終兵敗于孫傳庭之手,給孫傳庭做了嫁衣。
李巖斜眼看了一眼懊悔不已的袁時中,沒有苛責他。
事情已經發生,說太多的話都只是無用功,反而還會使得麾下離心離德。
“孫傳庭久經沙場,能力卓著,可稱不世名將,敗在他的手上,你不冤。”
李巖當了許久的統帥,自然是懂得馭下之道。
袁時中聲望頗高,驍勇善戰,頗通戰陣,能力足以獨當一面。
雖然起初有另起爐灶之意,抱有野心。
但是現在早已經是看清楚了局面,看清了自己,只會更加的忠誠。
袁時中不會成為萬民軍日后的絆腳石,反而還能夠成為他的一大臂助。
“而且孫傳庭更多的,還是借了盧象升的勢,否則依據堅城,再如何也能堅守月余的時間。”
袁時中點了點頭。
李巖說到了他的心坎上,誰能想到孫傳庭竟然派人打出盧象升的大纛,直接瓦解了他麾下兵馬的軍心。
每次想到這里,袁時中常常都扼腕嘆息。
“嗚————”
渾厚的牛角聲自遠方明軍的大陣之中傳來。
明軍的偵騎覆壓而來,逼退了萬民軍在山下最后的游騎,掌控了整個戰場。
明軍的各部已經停下了腳步,做著最后的準備,正在開始應旗。
視野之中,明軍各部軍陣嚴整,衣甲鮮明,殺氣凌厲。
無數旌旗相繼搖動,彼此起伏,一眼望去明軍的大陣就宛如海潮起落一般壯觀。
慷慨激昂的威武之聲直沖云霄,響徹原野。
李巖周圍,袁時中一臉凝重,一斗谷還有一眾萬民軍中的將校也是神情肅然。
官兵他們見得多了,數萬的官兵也不是沒有見過。
但是孫傳庭所率領的明軍氣勢高昂,完全有別于其他的官兵,那股精氣神,和一般的明軍完全截然不同。
唯一在氣勢上勝過現在孫傳庭所統領明軍的,也就只有陳望麾下統領的那支漢中軍了。
正因為如此,所以一眾萬民軍的軍將才會出奇的表情一致。
李巖神情冰冷。
對于孫傳庭,李巖自然是佩服。
只是,佩服是佩服。
但是戰場之上,兵戎相見,卻是容不得半分的留情。
他們的立場終究是不同。
孫傳庭,站在朝廷的一方。
他仍然抱著幻想,抱著可以根除朝廷弊病,肅清九邊流毒,再度中興大明的幻想。
正因為心中存在著幻想,身在局中,才無法看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