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旗飛舞之間,甲騎縱橫來往,軍令一級一級的傳下,直達大陣的四面八方。
漢中軍龐大的軍陣在片刻之后陷入了停止的狀態。
“兩翼射住陣腳,防備突襲,傳令趙懷良,讓他護住后撤的道路,把夜不收都散落出去。”
“讓世子墳大營那邊做好接應的準備。”
陳望牽引著戰馬,神色嚴肅,觀察著四周的景象。
片刻之后,陳望再度下達了軍令。
“命令。”
“正兵第一、第二千總部向前推進,近衛第一千總部策應兩翼,向前推進,打通去往石牛山的道路。”
軍令傳達,戰鼓聲再度響起。
旌旗揮舞之間,兩支騎軍自兩翼飛馳而出,向著前方卷席而去。
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虎”聲作為開頭。
而后在下一瞬間,響亮而又富有節奏的步鼓聲便已是在眾人的耳畔響起。
正兵營第一、第二千總部的千總旗隨之而動。
視野之中。
漢中鎮下的兩千余名內穿水磨戰甲,身著紅棉戰袍,頭戴鐵盔的戰兵踏步向前。
一紅一白,交相輝映,給人一種極為強烈的視覺刺激。
他們肩扛著已經上好了刺刀的海誓銃,排列著緊密隊列,在旗幟和鼓號簡單有序的指揮下,跟隨著步鼓的節奏緩緩而行。
一眼望去,宛若一片片移動的尖刺森林一般。
盔甲和刺刀反射的陽光不斷閃爍,猶若三冬之雪。
石牛山上。
北面望臺。
孫傳庭目視著遠處平野上的那一片火紅,心中百味雜陳。
在賈莊之戰時,盧建斗望見援兵到來之時,或許也是同樣的心情。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只是……
這里終究不是賈莊,而是鳳陽。
鳳陽之役戰至此時,他們都未能達成戰爭的目標。
陳望此時領兵前來馳援,也只是解了石牛山之圍,對于鳳陽之圍于事無補。
“督臣。”
虎大威的聲音從孫傳庭的身后傳來。
“陳將軍派人傳信而來,他已經領兵打開了通道,請督臣即刻領兵撤離石牛山。”
方國安此時也終于是恢復了鎮定,同時諫言道。
“北面萬賊軍大隊兵馬已經越過固鎮,抵達淮河北岸,此刻正在進攻臨淮大營,再不撤離,就真的來不及了!”
孫傳庭神情復雜。
對于陳望私底下所做的事情,他其實也知曉了不少。
左良玉、賀人龍雖然驕橫,但是相對于陳望所做的事情,卻是只能算得上小打小鬧。
雖然陳望一直以來都勤于王事,行事作風稱得上一句忠貞勇毅。
但是王莽謙恭未篡時。
陳望現今出任平賊將軍,執掌漢中鎮,又管帶湖廣六營。
河南軍事,實際也在陳望的管控之下。
陳永福、高謙,俱以陳望馬首是瞻。
陳望手中的軍力,足以影響整個南國的戰局。
權力之重,令人生畏。
諸多細節,難以推敲。
左良玉、賀人龍兩人管帶兵馬不過數萬,已是驕縱如此。
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算是陳望沒有野心,只怕是他的那些部眾也會生出一些非分之想。
陳橋之事在前,這一切并非不可能發生之事。
孫傳庭本以為陳望會領兵撤離鳳陽,以圖自保。
眼下的情況,完全其實意料之外。
陳望并沒有領兵撤走,相反是冒著被合圍的危險,南下馳援而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