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是否要藏拙,這是陳望現在考慮的重點。
“鳳陽無有存糧,萬賊軍攻陷鳳陽,難以得到補給,單靠宿州、徐州周邊糧草,也難以養活大軍。”
“當初截斷糧道之時,萬民軍獲取了我軍一批糧草,但是那些糧草仍然不足以供養大軍……”
陳望用余光注意著孫傳庭的表情變化,緩緩開口,先行分析著眼下的局勢。
“繼續說。”
孫傳庭的神色未變,仍然注視著沙盤。
“萬賊軍此番分兵四路,大舉進攻,其目的之一,應該是在于搶奪糧草,補給軍隊……”
陳望向前靠近了一些沙盤。
靜止的沙盤在的眼眸之中緩緩流動。
四路萬民軍進攻的方向,可能進行的舉措在陳望的眼前不斷的變換。
快速的思考之下,陳望原本還有些模糊的視野也隨之而逐漸清晰起來,也讓陳望明白了孫傳庭考校的目的。
陳望停下了言語,拿過了放置在一盤的指揮鞭,指向沙盤之上。
“李巖頭腦清醒,心思縝密,性格穩定,常常謀定而后動。”
“攻下洛陽之后,哪怕擁眾數十萬,仍然當機立斷放棄據守。”
洛陽是中原大城,九朝古都。
當時攻下洛陽之時,萬民軍軍勢正盛。
李巖卻并沒有趁勢割據圖謀,而是在攻陷了洛陽立刻轉進向東。
“無論是攻下洛陽,還是鳳陽,李巖都沒有入住宮殿,而是宿于軍營。”
“李巖用兵謹慎,此番萬賊軍東南一路,直取南京,卻是極為反常。”
“所以,南京一路,是為疑兵。”
陳望指著南京城的方向,肯定道。
“東南一路,萬賊軍雖然聲勢最為浩大,領兵主將又是其親信大將李際遇,但是不過是轉移注意的把戲罷了。”
萬民軍進攻南京,南京方面必然告急,明廷必然援救,必然分出大量的精力。
而萬民軍要的正是這一效果。
進攻南京,政治意義遠遠大于軍事意義。
萬民軍的大部出現在南京的北岸,將會使得南直隸的勛貴大臣越發的恐懼,進一步的壓低入援軍鎮的士氣。
南京身為陪都,有朝一日,竟然被亂軍迫近城下,無疑會引起極大的反響。
這一點,在萬民軍的小股騎兵抵達南京城北的時候便已經是得到了證實。
“萬賊軍,真正的目的,是在東面。”
陳望目光轉移,一路向東。
最終落在了沙盤之上,一條自南向北的大河之上——京杭大運河!
“李巖的目的,在于運河,在于漕運,在于運河兩岸的百萬漕工!”
陳望放下了手中的指揮鞭,李巖看似是在正常的攻城略地,擴張壯大,但是實際上卻是在圖謀京杭大運河。
糧食。
南方并不缺乏。
北方糧少,很多時候都需要南方供給。
每年都有大量的糧船通過運河一路北上,直達京師。
不得不說,李巖的圖謀當真驚人。
李巖的舉措,無一不再透露著他的遠見。
叛軍的領袖富有遠見,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陳望停止了言語,轉頭看向孫傳庭。
只見孫傳庭雙眉緊蹙,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