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諸鎮之兵未戰之前,便已經先膽怯了三分。
所以當真的與清軍遭遇之后,士氣很多時候直接便跌入了谷底。
而清軍因為一直以來的交鋒都處于上風,在面對著明軍之時心理上有著極大的優勢,哪怕以寡擊眾,也同樣不墜士氣。
此消彼長之下,明軍又受多重的掣肘,為武備軍餉所累,自然是敗多勝少。
正因敗多勝少,又得以不斷的加深這樣的印象,以致于境地每況愈下。
但是現在。
情況,已經和歷史上截然不同。
“把這些時日……”
陳望沉吟了片刻,向著陳功吩咐道。
“不。”
“把從去年年初開始到今日,所有關于遼東的塘報都拿過來。”
身側的親從雖然不明所以,但是還是遵命而行。
武平衛城的規模并不大,快馬加鞭之下,不到半刻鐘的時間,一疊頗為厚重的塘報便已經呈遞到了陳望的手中。
“大哥,有什么問題嗎?”
在陳望仔細的審視著送來的塘報之時,陳功湊上前來,低聲詢問道。
“遼東的情況有些不對。”
“情況不對?”
陳望點了點頭,排出一封塘報。
“你看這封塘報。”
陳功皺眉審視,眉頭皺了又舒,舒了又皺。
“這……有什么問題?”
“你回想一下這些年以來的塘報,再看看這幾份塘報。”
陳望解釋,而是又遞過去了幾封塘報。
“這……好像都和以前……”
陳功接過塘報,掃視著上面的內容。
起初他還有些疑惑,但是很快疑惑變成了嚴肅。
“確實不對……”
“九邊諸鎮主動出擊的次數比原先頻繁的多,而且,斬獲的首級也多了,最重要的,是提了很多次各鎮兵馬相互援護。”
“而且,交鋒的時間也比往年的塘報多了不少。”
陳功的進步,陳望自然都是看在眼里。
曾經的陳功可是看不出來這些細節,或則是說,原來的陳功連塘報都是懶得看的。
如今的陳功,無論是戰略的眼光,還是戰術的運用,還是對于麾下兵將的管控都已經越發的成熟,開始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統帥。
隨著麾下軍隊的規模不斷的壯大,勢力不斷的增長。
人才,已經逐漸成為了掣肘如今陳望麾下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不錯。”
陳望放下了手中的塘報。
青山關一戰,造成的影響,遠比他所想的還要重大。
“大壯中國之聲威,一掃數十年來遼左敗局之萎靡……”
陳望望向北方,雖然遠隔萬里之地。
但是卻也能從手中的這些塘報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壯懷激烈。
松錦之戰,陳望本以為是結果已經注定。
“當真是……一掃十數年來遼左敗局之萎靡啊……”
這一句話,并非只是一句空話。
從眼下的局面看來,若是堂堂陣陣之戰。
以眼下九邊明軍的士氣與軍心來看。
最終到底是鹿死誰手,還真猶未可知。
只是……
“河北的疫情,現在有什么消息嗎?”
陳望沉吟了片刻,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