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平的聲音凄苦,述說著悲慘的遭遇,泣難成聲。n
萬民軍中一眾軍兵皆是流露出同樣的神色。n
姚亞平的遭遇,是很多人悲慘境遇的縮影。n
他們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凄苦,各有各的苦難。n
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n
亂世之中,人命何其輕賤。n
盧象升神情恍惚,看著眼前一眾神色悲傷的萬民軍軍兵。n
這些所謂的萬民軍軍兵們,臉上無不是帶滿了風霜。n
他們的皮膚粗糙黝黑,他們曾經都只是老實本分面朝黃土的農民,走街串巷謀求生計的販夫,勤勤懇懇終日勞作的小民。n
他們……n
不是反賊……n
他們……n
只是一群,想要謀求活路的可憐人……n
活著是最簡單的事,但卻又是最難的事。n
盧象升的視野逐漸模糊了起來,他緊咬著牙關,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翻騰的心緒,壓抑著胸腔的苦悶。n
北風呼嘯而來,吹過了宮城巍峨的殿宇,也讓盧象升的思緒回到了還在學堂求學的時刻。n
“建斗啊。”n
父親的臉龐,在盧象升的眼前逐漸清晰起來。n
“你有什么志向嗎?”n
“愿研,古將相名臣之略、軍國經制之規!”n
書房之中,青年時的他神采飛揚,意氣風發,朗聲回答道。n
“孩兒想做張巡、岳飛那般的英雄!”n
“復往昔漢唐之榮,壯我華夏聲威!”n
“好志向。”n
父親的臉上帶笑,似乎很是滿意,不過很快又收斂了回去。n
“不過,建斗啊……”n
父親站起了身來,神色嚴肅,目視著他,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囑咐道。n
“不要只看著那高高在上的廟堂,也要謹記著田野百姓的生計。”n
“日后為官,須得腳踏實地……”n
他當初并不理解父親的話語。n
直到真的當了官后,才逐漸理解了他父親的囑咐。n
國庫空虛,財政困頓,苛捐雜稅壓迫的普通的百姓幾乎難以喘息。n
他只不過是做了一名官員應該做的事情,治下的百姓卻是對他……n
這也是為什么,在建奴南掠之時,他沒有辦法袖手旁觀。n
他如何不理解楊嗣昌的想法,他如何不明白楊嗣昌的困難。n
只是……n
他真的,真的,真的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去坐視不理。n
盧象升的心緒起伏,這一刻他原本好不容易堅定下來心又產生了動搖。n
國家昏暗、天下動蕩。n
民心……n
早已經不在朝廷。n
天下思變。n
“盧公。”n
萬民軍中,很多的軍兵也隨著姚亞平跪了下來,哽咽出聲。n
他們很多人都是從三府逃來的百姓,因為孫傳庭打出盧象升的旗號。n
他們先是加入了官兵,后來又加入萬民軍中。n
他們心中有太多的委屈,得不到傾訴。n
他們的心中有太多的痛苦,壓迫的他們難以言語。n
沒有人為他們做主,沒有人為他們申冤。n
曾經那個愿意為他們仗義執言的明公離開了他們遠去。n
這該死的世道,殘害的他們妻離子散,逼迫著他們背井離鄉。n
再度看到盧象升時,他們的所有壓抑在心中委屈,所有的情緒全都在這一刻迸發了出來。n
盧象升的眼前模糊,淚水模糊了他的視野,他真的沒有辦法看清前方。n
“我們這一路來……沒有做過對不起盧公的事情……”n
姚亞平抱拳行禮,淚聲道。n
“盧公,萬民軍不是往昔的流寇。”n
“他們不會燒殺搶掠,也不會侵害百姓,這一路以來皆是秋毫無犯……”n
盧象升抬起了頭,抬起手拭去了臉上的眼淚。n
“不要說了。”n
盧象升沙啞著聲音,打斷了姚亞平的話。n
他知道姚亞平想說什么。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