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張獻忠能夠始終如一,嚴格約束軍紀,他們就不需要花費那么多的氣力去控制局面,就可以集結兵馬先一步攻陷南京宮城。n
但是現在已經晚了,萬民軍已經占據了南京宮城,并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的機會。n
張獻忠本就心中郁氣,此時聽到李定國的勸諫,更是煩躁不已。n
“如今這樣的軍紀已經就行了,南京宮城被萬民軍占了,說到底還是盧象升的原因。”n
張獻忠有些不滿李定國,但是想到自己的這個義子平日以來忠心耿耿,也是個打仗的好手,當下還是盡量壓抑著怒火說道。n
盧象升這個狗攮的總督,當初追的他到處逃竄,現在臨死了還要給他找不快活。n
他麾下的兵馬入城,盧象升就帶著兵馬拼死抵擋。n
萬民軍的兵馬入城,盧象升竟然自殺了。n
說什么三府的父老,什么忠貞恩義,當官把腦子也當迂了,讀書把腦子也讀啥了。n
李定國還想再說,但是一旁的孫可望在這個時候拉住了他的手臂,示意了他一下。n
孫可望微微搖頭,李定國哪里還不懂這樣的示意。n
張獻忠發怒之時,哪里會聽得進去什么諫言。n
李定國心中無奈的嘆息了一聲,只能是就此作罷。n
他的內心掙扎,他出身貧苦,為求活命,一路輾轉,被張獻忠收為義子,加入軍伍之中。n
亂世爭活,他的手上沾染了鮮血。n
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去求一條活路。n
他早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十歲的少年,一路走來,萬里風霜,他見到了太多的事物。n
在襄陽守城之時,他讀了很多書,明白了很多的事情。n
他的義父現在所走的路,早已偏移。n
他們,走錯了道路。n
本以為徐軍師的話,已經使得義父回心轉意。n
但是現在一切又開始變回原樣。n
手中的刀兵,難道不是揮向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帝王將相?n
為什么,要向著那些和他們曾經一樣的貧民百姓,一樣只為活著的黎民走夫舉起刀兵。n
這一切,不應該是這樣……n
“徐軍師,現在的情況,應該怎么辦?”n
張獻忠心中煩悶,向著徐以顯征詢道。n
明明是他們先打破了城池,但是南京城現在一半一半,甚至李巖還占的多一些。n
“如今萬民軍軍十五萬,我軍二十萬,軍力彼此之間相差不多。”n
“但萬民軍不可小視,長期為戰,軍力之上雖然弱于我軍,但是實力恐怕還在我軍之上。”n
徐以顯眉頭緊蹙,這樣的局面無疑是最壞的結果。n
若是能夠占據宮城,他們還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n
但是宮城如今在萬民軍之手,主動權便在萬民軍的手中。n
萬民軍實力強悍,連破官兵。n
徐以顯的心中并沒有多少的底氣。n
徐以顯心中思索,他看到了張獻忠逐漸有些不耐煩的神情,知曉必須要說出一個可行方案。n
張獻忠的脾氣可并不好,雖然對于他們這些文士,沒有像一般的將校那般隨意打罵。n
但是徐以顯知道,若是真的沒有用處,只怕下場也不會好到哪里去。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