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左翼從界嶺口、右翼從雁門關黃崖口入邊墻,會師薊州,而后往南越過,分兵五路進取山東。”
“清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三月之間,共陷四十三城,敗明軍一十七陣,殺總兵兩人,副將兩人,參將七,游擊四。”
“俘德王朱由樞,魯王朱以派自縊而亡,北國震動。”
“山東、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青州府、四府府城皆破,為清軍所陷。”
揚州城北,中軍望臺之上。
陳望一邊目視著遠處殘破的揚州城,一邊聽著中軍部的參謀匯報北國的情況。
揚州圍師已經有一月有余,開始的時候,炮隊一共有二十門十八斤炮,八門二十四斤炮的狂轟濫炸。
后面又增了八門二十四斤炮,西制的三十二磅攻城炮。
揚州城的外墻因此坍塌多處,攻城戰已至白熱化,萬民軍只能依托殘破的城垣與街巷與靖南軍鏖戰。
李巖率領大軍已經渡過了運河,駐兵于揚州城西十里之外。
瓦罐子趙守平、一斗谷常見希兩人也引兵屯駐于揚州城南十里之處,三者分成三角,呈犄角之勢相互依托防守。
至此,萬民軍在揚州周邊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十五萬人。
這樣的兵力已經是靖南軍的兩倍以上。
這樣規模的戰斗,自然不是一兩天便能解決的。
萬民軍的實力并不弱,起碼在紙面之上沒有輸太多。
這段時間幾番交戰,萬民軍并非全敗,也斬獲了一定的戰果。
陳望如今統領的兵馬有十四萬,但是真正的精銳,只有麾下的直屬的第一師,和左光先帶領的漢中鎮第四師,合計不過三萬六千人。
山東、河南、湖廣三鎮的兵馬,有十萬多人。
但是山東鎮是新募的戰兵,而河南、湖廣原先是左、猛兩鎮的舊軍改編,湖廣鎮是西軍改編而來。
三者雖然經歷了整編集訓,但是主要構成仍然是原先的舊軍。
哪怕武備更新了不少,但戰力自然是比不過漢中鎮的嫡系。
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這樣規模的大戰,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因此無論是陳望,還是李巖都并沒有投入全部的兵力。
清軍如今還在北國徘徊著,靖南軍大量的軍力被牽制著,難以馳援。
“高杰于海州報,于海州城北十五里外與清軍哨探遭遇,其部斬清軍首級三顆,盔甲三領,獲馬一匹。”
“夜不收遠望探得南掠清軍約有千騎,受挫之后,清軍退卻。”
“陳永福、高謙聯報,徐州黃河以北發現大股清軍,遠望審視,清軍數量應在五千騎以上,其部于河北躊躇半日之后,即順河而下,往東一路而去。”
陳望低下頭審視著桌面之上擺放著輿圖,清軍的進軍的方向在輿圖之上與歷史上的變化并不大。
海州在原本壬午之變的時候,是被清軍所攻破。
但是這一次海州不再只有孱弱的衛軍守衛,而是足足有一萬兩千名以上的軍兵把守。
為了保護海州的造船廠,以及應對陸上可能到來的威脅。
海州早已經成為了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
大量的工匠被陳望征調而去,在海州城的附近修建了很多用于協防的棱堡,同時加固海州的城防,對于海州城防進行改建。
不僅如此,陳望還從鄭芝龍的手上買來了二十多門三四磅的火炮安置于海州的城墻之上,用于防備可能到來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