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赤色的旌旗高豎,聲聲渾厚的號角長鳴。
那是曹變蛟所率領的靖南軍騎兵,一直以來都如同幽靈一般徘徊在戰場的西側,他們一直都沒有辦法將其完全的解決。
鰲拜再度攥緊了手中的大槍,因為極度的憤怒與不甘,他手中的大槍也隨之而開始了微微的顫抖。
他實在是討厭這種感覺,無能為力的感覺。
很多時候明明有勁卻是使不出來,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之上一般。
靖南軍發明的騎兵戰法,對于鰲拜來說完全就是災難。
騎兵猶如步兵一般,肩并著肩,緊靠在一起,如墻徐進,個人的勇武,苦心許久練就的技藝完全成為了無用之功,所有的人都不過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勝利不再依賴雙方士兵的技藝與武勇,而是取決于整個陣列能否維持完整,能否保持士氣無畏的向前推進。
他們再難以少勝多。
那些尼堪的騎兵,在技藝上完全難以與他們相比擬,平常的交戰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這樣千人萬人規模的騎兵交鋒,最終落于下風的卻是他們。
那些尼堪的騎兵可以悍不畏死,軍官把他們當做隨意的消耗品。
他們不在乎,他們無所謂。
但是他們八旗不行……
鰲拜心中憋悶,他帶領正紅旗的甲兵,在付出了近千人的慘重傷亡之后,卻是未有建功,只是勉強擋住了靖南軍騎兵的東進,甚至沒有辦法阻止八蠟鋪的敵軍馳援中陣。
那些外藩蒙古騎兵,果然也都是真正的懦夫,在靖南軍的騎兵剛剛抵達之時,他們便已經四散而逃。
鰲拜舉起大槍,他已經決意,要領兵再沖一陣。
這一次,他勢必要逼迫著靖南軍的騎兵與他們正面交鋒。
中軍激戰正酣,若是讓守備著八蠟鋪的這支靖南軍生力軍從西面包抄而來,勢必會極大的動搖軍心。
這樣的后果,是鰲拜不能接受的。
但是就在鰲拜即將將目光徹底的轉到西面之時。
一陣宛若悶雷般驟然炸響的炮鳴聲,生生的止住了他的動作。
鰲拜極目遠眺,中陣方向此刻已被大量的硝煙徹底籠罩,硝煙彌漫在戰場的每一處,如同厚重的白色幕布,遮蔽了他的視野,讓他難以窺見大陣內部的真實情況。
雖然無法確切知道中軍究竟發生了何等劇變,但那突如其來遠超尋常的恐怖炮響。
硝煙彌漫四起,頃刻之間,鰲拜便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視野。
但是即便隔著層層的硝煙,道道的重圍,鰲拜卻也能夠感受到中軍方向的混亂與喧囂。
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鰲拜強壓下心中的不安,試圖從戰場其他部分推測全局。
他的目光游離在由濟爾哈朗親自指揮的鑲黃、鑲紅旗兵馬所在的戰線。
戰場的局勢,很多時候窺一斑便可知全貌,中軍的情況,往往能從兩翼軍兵的狀態反應出來。
然而,他所看到的一幕,讓他的心頭驟然一緊,如墜冰窟!
此前,借助著蒙古輕騎的掩護,濟爾哈朗帶領的兩旗甲兵攻勢如潮,不斷推進,接連擊破了一個又一個靖南軍銃兵組成的空心方陣,一路高歌猛進,士氣如虹。
但現在,那條戰線卻已是殘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