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內諸將面面相覷,皆是疑惑不已。
陳望沒有遮掩,解釋道。
“四月二十三日的時候,情報司送來了姜瓖的親筆書信。”
“信中約定,等到我軍平復北國,轉進山西之時,他便立時領兵響應。”
廳內眾將臉上的神色消散了大半,不過卻并沒有完全的解除。
周遇懋的神色遲疑,猶豫道。
“李自成集結大軍兵臨大同,迫降姜瓖,如今姜瓖雖仍為大同總兵,但實際并無實權,而是處于軟禁的狀態。”
“如今大同眾兵,實際還是在順軍的控制之下,就算姜瓖有心反叛,只怕也是難以撼動大局。”
“順軍之田見秀,素聞治軍嚴謹,用兵謹慎,因此李自成才將大同山西要地與其相守,他難道不會料到姜瓖可能反叛一事。”
周遇懋出演詢問,他的問題,也是廳內眾將一致的疑問。
“你們對于姜瓖的了解不多,對于田見秀的了解也在紙面之上。”
陳望搖了搖頭,周遇懋等人有著這樣的疑問確實正常。
“姜瓖世代將門,作為大同總兵久矣,勢力于山西根深蒂固,如今看似處于軟禁之中,實則大同鎮下各營兵馬仍在其掌控之下。”
“否則,你們以為,為什么李自成不殺了他?”
在歷史上,姜瓖兩次反復。
第一次,是姜瓖投降李自成后。
當時李自成對姜瓖心懷戒心,離開大同時留下張天琳、柯天相、張黑臉等人率軍駐守大同,姜瓖雖然仍被封為總兵,但已無大權,如同現在的情形一般。
而后一片石之戰后,李自成敗出北京,姜瓖生變,姜瓖率親信直撲向大同府衙,將大順軍守將柯天相和張天琳兩人斬殺,數日之間便已經重掌大同鎮下各地。
第二次,是姜瓖投靠清廷之后,在姜瓖降清后,清廷仍舊委以總兵職務,但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中,并由英親王阿濟格坐鎮。
阿濟格在努爾哈赤時期便已經是展露頭角,帶兵經驗豐富,武略不俗,黃臺吉多次委任其7為大將入關南掠。
姜瓖在此期間受到了嚴格的管控。
但是隨后因為清軍在大同的恣意妄為,姜瓖在顏面掃地之下,再次反叛,麾下兵馬景從。
姜瓖領兵再度殺入府衙之中,阿濟格甚至被迫翻墻而逃,激起狼狽的撿回了一條性命。
“田見秀確實持重,但是田見秀有一個最大的缺陷。”
“他在順軍之中聲望頗高,以寬厚待人著稱,頗得軍心愛戴,然究其根本,不過是優柔寡斷,婦人之仁。”
陳望提起田見秀的時候,心中只有鄙夷。
一片石之戰后,李自成大敗,退至西安,李自成令田見秀殿后,讓他把帶不走的糧食等庫存物資和官舍全部燒毀,以免資敵。
田見秀竟以“秦人饑困“為由抗命,只象征性點燃兩處城樓復命。這個看似仁慈的決定,卻讓追擊的清軍獲得補給,最終釀成更大災禍。
李自成一路敗退,剛達武昌不久,清軍就跟蹤而至并且把武昌包圍了起來,順軍倉促之下一敗涂地。
隨后不久,清軍再敗順軍,田見秀率所部順軍降清。
不過田見秀并沒有討到什么好處,清軍看不起他,馬上他就被多爾袞下令斬殺。
田見秀這樣懦弱的人,連和姜瓖這樣的梟雄扳一扳手腕的資格的沒有。
“如果我沒有猜錯。”
陳望看了一眼桌面之上展開的輿圖。
“姜瓖也不會真的等我軍西進,就會先下手為強,大同的消息,要不了幾天就會傳來。”
“田見秀必死無疑,他麾下的兵馬,也要被姜瓖盡數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