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蒙古的臺吉,包括固穆在內也是同樣垂首,安靜的跪在地上。
“固穆。”
陳望沒有再繼續等待,直接叫出了固穆的名字。
“在。”
固穆心頭一凜,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應聲。
他將頭埋得更低,等待著接下來的問話。
他不是那些終日放牧目不識丁的牧民。
固穆讀過書,讀過很多的書。
他清楚的知道,當中原的王朝再度興盛起來之后,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中原的王朝。
是最為記仇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會牢牢記住昔日強敵帶來的屈辱和邊患。
在他們衰微的時候,他們會固守著邊疆,忍受著苦難。
但是當他們一旦重回鼎盛,必定會興兵雪恥。
大明的建立便印證了這一點。
他們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收復了九州之后,仍不滿足,不斷興兵北伐。
從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九年的時間里,明軍大規模的北伐足有十三次。
在朱元璋死后,朱棣又發起了五次大規模的北伐。
這些事情,全都記載在史書之上,白字黑字寫的清清楚楚。
而陳望。
固穆覺得,陳望比起建立大明的朱元璋來說,更為可怖。
朱元璋,可沒有陳望這樣的殘忍。
固穆了解過那些被俘虜的清軍的去向。
那些清軍的俘虜,將會被送往南方。
在南國各地昏暗的礦洞里,作為奴隸,一直到死亡的一刻才算終結。
承天門外那些清軍軍將的下場,固穆也記得清清楚楚。
那血淋淋的場景,讓固穆的心中對于陳望越發的畏懼。
上首,陳望平淡的聲音再度傳來。
“你就是現在土默特部的臺吉?”
“小人……”
固穆想要解釋,他并非是土默特的臺吉,只是東土默特部的首領。
但是話到嘴邊,還是被固穆自己咽了下去。
“小人正是土默特部的臺吉。”
陳望微微前傾身子,清冷的燭光在他赤色蟒袍上流轉。
“我記得,你的父親是鄂木布楚琥爾,他是阿拉坦汗孛兒只斤·俺答的長子辛愛黃臺吉之孫。”
固穆微微躬身,將右手撫在胸前,低下頭恭敬的回答道。
“侯爺的雙眸比草原上高飛的雄鷹還要銳利,足以明見萬里之遙,阿拉坦汗正是小人的高祖父。”
陳望的指尖輕叩扶手,繼續說道。
“隆慶四年,七十三年前,你的高祖父阿拉坦汗求貢,與我大明達成和議,得蒙我大明皇帝敕封為順義王,授予鍍金玉印,允子孫世襲,永為蕃屏,開放邊境貿易城鎮十一處。”
“你高祖父曾親口說過,天子幸封我為王,永長北方,諸部孰敢為患……彼受朝廷厚恩,豈敢負耶?”
固穆低垂的頭顱微微顫動,燭光在他緊繃的側臉上投下搖曳的陰影。
“七十三年的時間,日月升起而又落下,歲月交織,滄海桑田。”
陳望的聲音平靜卻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