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湖廣期間,周遇懋不僅要整軍經武,還要協調各方勢力,平衡地方豪強。
鄖陽山區的匪患,南陽流民的安置,襄陽水陸碼頭的調度,這些經歷都讓他對治理地方有了深刻體會。
“末將,愿為總鎮分憂。”
在聽到陳望提到了自己之后,周遇懋沒有猶豫,直接是站起了身來,抱拳行禮道。
他沒有和其他的將校一樣直接攬下職責,也沒有信誓旦旦開口應承必將完成任務,只是說出了分憂一詞。
陳望微微頷首,周遇懋的性格一貫如此。
周遇懋從來不會保證,但是卻會盡心盡力的竭盡所能做好他所能做到的一切,總能將交辦之事辦得妥帖周全。
而從漢中府走出到現在為止,周遇懋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薊州鎮下雖因北國戰事,凋零殘破,但是仍有大量的軍民。”
陳望輕晃杯中殘茶,茶水在瓷杯中泛起漣漪。
“九邊積弊日久,武備松弛,商路閉塞。如今建奴敗退,蒙古退卻,內外暫安,正是革故鼎新之時。”
陳望將茶杯放在了桌面之上,重新定下,而后直視著周遇懋的雙眸,目光如炬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周遇懋的眼神微動,他聽出了陳望話中的意思。
“末將,明白。”
陳望要他赴任薊鎮,主要的目的并非是即刻整肅邊防,而是整肅衛所,根除弊病,安定民生,快速的恢復薊州的戰爭潛力。
蒙古不會南下,土默特部已經北歸,馬上就要在漠南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暴。
而建奴也沒有實力再度入邊,長城以內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戰事,暫時迎來難得的太平時光。
“不要猶豫,也不要有任何的疑慮。”
陳望注視著周遇懋,這一次他沒有再有絲毫的掩飾。
“治大國如烹小鮮,但治亂世當用重典。”
“有的時候,雷霆手段卻更為有效。”
陳望垂下了目光,凝視著杯中殘存的茶水,手腕輕轉,任由茶水傾瀉而下。
“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那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蛀蟲,都是阻礙天下太平的絆腳石。”
“如今的天下混亂不堪,斬亂麻,須用快刀。”
“做事的時候,不需要在意反對的聲音。”
“倘若反對的聲音太過聒噪……“
陳望語氣驟冷,一字一頓道。
“那就讓這些聲音永遠消失。“
既有強兵在手,那為何又要去講什么道理?
這個世界,道理其實并不重要。
起碼在現在,并不重要。
道理是講給說得通的人。
“舊屋既已腐朽,不如縱火焚之。“
“待到煙塵散盡之時,正好重起新梁……“
陳望的平靜,但是聽在眾人的耳中卻是宛若驚雷。
“我會奏稟朝廷,奏請你為薊遼總督,總督薊遼諸地之軍事,節制薊州、昌平、山海、寧遠四鎮。”
祖澤傅聞言眉頭頓時緊鎖。
山海、寧遠兩鎮向來是他祖氏經營多年的根基。
陳望要讓周遇懋成為新的薊遼總督,將他放在周遇懋的節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