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夫人從前過來青州都住個小二十日,這次踢著了鐵板了,失了面子和失了里子,只住了幾日就回去了。
初微聽說她臨到走了也沒說出什么來,只跟老夫人道,家里孫子孫媳厲害,弟妹這些年在家不易,若是以后在家住得不舒心,只管去京城她們妯娌兩個作伴云云,真是臨到走前還不安生,又擺了他們一道兒。
不過好在她再是心有不甘終究還是走了,初微感覺整個世界都清凈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一片歲月靜好。
如今是新書發行的關鍵期,初微最近往外跑的勤。
不知后來陸今安又同衛老爺說了什么,前者最終也沒有接受那兩個綠衣美人,且跟衛家關系開始變得不冷不熱,出門也變少了,給了初微一種“女主外男主內”的錯覺。
陸今安這日來到正院書房時,看初微早早出去了,可能走得有些急,地上散落了幾張信紙也沒注意到,他便將信紙撿起來收拾到信盒當中,發現里面已經放了多封來信,全是李修然給初微所書。
在信件最后,李修然也是用了書信常用結束語“盼君安”三個字,寫得可比從前初微給他去信時真情實感多了。
初微中午回府后,就見得陸今安將收好的信盒遞了過來。
“風吹散了幾頁信,我給你收好放進去了。”他道,“書肆經營之事李修然同你一起”
“嗯當時購置店鋪時,我們商定好了,我占八成,他占二成,我想著做這些事情我沒什么經驗,還可以少出一些銀錢,便答應了他的提議。”
“那你想不想把店鋪全盤下來”
初微覺得陸今安說話有點她們從前部門領導的風格,通常問你想不想的時候,其實就是他想。
她大概也明白陸今安的思路,像他這樣性格強勢又不缺錢的世家子弟,大概都比較喜歡自己獨斷,尤其這種小生意不想跟人合伙牽扯不清,還能避免結黨營私的潛在風險。
其實在李修然臨走之前,他們也曾談過一次,倘若日后李修然能順利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她就把店鋪全盤下來。
畢竟李修然做官之后不可能再經營這些事情,只能讓家里人代為打理,初微覺得跟李修然商量著來經營鋪子還可以,他們思路多少還在一個頻道上,但跟李家人一起做生意就沒必要了,倒不如一個人來做更舒心些。
所以他們商量好了,只要李修然考中之后,就把他的那二成份額按之前商量好的原價轉讓給她。
初微將商定結果簡單告知了陸今安,但也表示可以尊重他的想法“我原本想著他身上沒有功名,合伙做點生意也不打緊,如果會影響到你和陸崢的話,這事我們可以再議。”
李家人讀書都不錯,李修然只是這幾年不走運,家中長輩接連亡故耽誤了不少,陸今安算了一下,他科考入圍大概問題不大,也樂得表現大度一些。
“這事也不急。只是他如今在京中苦讀,來年春闈下場,沒必要再讓他去書坊奔忙。你若京中有其他事,到時只管寫信給我,我讓人去順宜書坊找田掌柜更是便宜一些。反正你承諾了,給我兩成利的。”
初微記得順宜書坊在京西一帶,陸今安卻說他去更方便
她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要回去”
“嗯,都察院那邊有一樁案子等著人接,讓我不必再等淮安那邊查稅之事,先回衙門。”
陸今安臨行的前一日,季家過來家中下聘。
初微見到未來親家才意識到,大家口中所說的家世平平,指得是季家沒人在朝為官,于季驍仕途無益,但其實他父親是瑯琊當地小有名氣的武館館主,大伯更是直隸一帶相當有名的寶通鏢局的掌門人。
季大伯聽說侄兒要娶清流世家出身的女孩兒,大舅子還在京中當大官,十分高興,下聘這日對著老夫人十分誠懇道“我們家里沒什么能耐,這些年都是干力氣活出身。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日后但凡老夫人和府上能用得到我們的地方,送個人帶個貨什么的,盡管提便是。”
陸老夫人平日里交往的大都是一些文官家眷,這還是第一次和這樣的人家打交道,看著倒也爽快坦直,叫人心生好感。
季父季母話都不多,全程都是季大伯一人在這里跟陸家全家嘮嗑,臨到最后離開時還對著陸今安問道“程愈程先生可是在陸大人府上當差那位做的可都是大宗的買賣。上回遠通鏢局的人耍了陰招,才搶了替程先生送貨的那單生意,其實根本就沒他們吹噓的那般好。我在這里跟大人討個人情,等下次程先生再有大單生意,也莫要忘了我們寶通鏢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