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先生剛剛離開不久,就有幾個性急的學生收拾好了書本沖出門去,陸崢低頭快速瀏覽了一遍今日課堂上學過的內容,確定沒有任何知識點還有疑慮后,才收好書本準備出門。
廣文館作為京中規模最大的官學,學員眾多,一入學時便有先生給他們做了班級分類。
而他便是在備考秋闈那一類。
從前在周家學堂時,幾個先生總覺得他是好苗子,有些過分關注于他,而如今廣文館中世家子弟多,還各省推薦上來的優秀學員,無形當中分散了他的好些壓力。
陸家幾代為官,底蘊深厚,陸今安又是朝中實權部門的三品大員,陸崢的家世在京中世家子弟里面算是夠看的,但又不算特別突出,且他非陸家親生一事算不得什么秘密,只要有心人稍加打聽便能知曉。
正因如此,大部分學堂中的學生都對他還算客氣,但要說太親近倒也沒有,也給了陸崢一種恰到好處的清凈。
陸崢很喜歡現在這種讀書狀態,這種歡喜在李維轉學到自己班級之后達到了頂峰。
正當陸崢和李維準備出門之時,就見得一個青衣公子越過大半個教室走到自己跟前,對著他頷首道“郎先生說陸公子的那篇文章作得極佳,在下心中向往,不知可否跟公子借來文章拜讀一番”
自從李維來到學堂之后,陸崢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以前跟學堂當中大學數的學子也都是點頭之交,現在則是知道了好些八卦。
比如現在站在他身前的少年名叫欒淇,據說原是大理寺少卿欒大人的族侄,后來因著欒大人年逾四十依然沒有子嗣,便過繼到家中成了嗣子。
據說這位欒同學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縣試府試院試的成績都很突出,是學堂幾位先生最寶貝的學生之一。
可能境遇相當比較好說話的緣故,從陸崢過來官學的第一天,欒淇就對他釋放了相當多的善意,在他剛入學時還曾擔心過他功課跟不上,將自己的筆記都借給了他,后來也是發現他功課很好,遠在班級平均水平之上,才放下心來。
這會兒欒淇來借文章,陸崢自然沒有不借的道理。
他將文章交給欒淇后,便和李維一起出門。
剛到了學校門外,遠遠就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他一早就聽周嬤嬤說了,今日父親母親有事要出門應酬,所以壓根就沒期待過林初微今天會過來接他。
不想今日林初微不光自己過來了學堂,還把父親一起帶了過來。
李維看得眼睛都紅了。
從前在周家學堂時,他最羨慕的就是陸大人夫婦一同來校門外接陸崢放學。只是那會兒陸大人在京中忙碌,只有年假時候才會在青州多留幾日,也羨慕不了多長時間。
如今陸崢來了京中讀書,只要陸大人有空,可以隨時帶著夫人過來接陸崢放學,他還要一直羨慕下去。
李維看著眼前一對璧人沖著陸崢點頭微笑,再想起他那個外放十幾年,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回京的老父親,越發有些悲從中來。
陸崢只恨今天一起出門放學的人少,只有李維和欒淇兩個觀眾,面上卻強裝鎮定道“我父親母親來接我了,要去書齋的事情改日再說,我先回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