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父親要帶自己出門冬獵,陸崢自然高興,但在高興之余,有有點隱隱的不安,總覺得父親這兩日實在有些反常,和他去嵩陽書院之前大不一樣。
也不知道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初微原本還在糾結究竟過了初十還是上元節后找兩位掌柜合適,結果周述等人在知道她回來的消息后,不等她去找人就先來陸府給她拜年了。
周述一向是幾人當中最勤快的那個,過來陸府也最早。
他給初微拜年過后,簡單介紹了初微離開這些日的經營狀況,又對她感慨當初買下書坊的決策實在英明,現如今文匯齋就是全青州府乃至本省書目最全的書肆,且因為新的印刷技術把價格都打了下來,逢年過節活動力度又大,過來店中買書之人只增不減,如今已經基本占了全城一半的份額。
原本半空置的三層閣樓如今也都利用了起來,只是重做裝修花費不少,年前幾個月的盈利都搭進去了,新年也沒多少分成。
初微倒是沒多少所謂。
以前提著一口氣要還債,總差臨門一腳,所以會想快些用到手的盈利把錢還上,現如今又多倒欠了陸今安一萬,反而債多了不愁,對金錢都看淡了幾分。
這幾人大概是今日說好了組團過來的,周述過來陸府不久,孟掌柜緊隨其后給初微送來了這幾個月積攢的大量書生的投稿,并對初微說要辦雜志的事提出了兩點異議。
第一就是雜志連載刊登的小說除了蘇顏外,還應該找什么人提前預約供稿,還要東家來拿主意;第二就是如今印刷成本打下來了,但是造紙成本還是很高,很多百姓家中并不富裕,大都抱著一種買書就要買經典書目,日后傳下去供子子孫孫學習閱讀的心態,所以很多史志和工具類書目賣得好,而雜志這樣即時性的書目還是要做便宜些,才能打開銷路,又怕價格定的太低容易賠本。
初微卻道此事不急,自己在京中買下了一座造紙工坊,走量產的那家已經把降低成本作為第一要務在研究,想來開春之后就會有眉目,問題不大。
白晨如今名氣大,合作商也多,年前忙得連軸轉。
以前是沒錢有閑,現在則是有錢卻沒時間花錢,好容易這會兒正月里有了假期,便去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事,這幾日并沒在青州。
而蘇顏比上次見面長高了也長開了些,初微這才突然意識到,她其實是個尚且不滿十八歲的小姑娘,卻已經寫出了這么
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果然天賦這個東西還是真實存在的。
只是今日的蘇顏并不似之前那般愛說愛笑,初微剝了一個橘子放在她的手里“怎么了有心事”
“父親說我年歲到了,想讓我嫁人,可若是要跟他選的那幾個人過一輩子我寧可絞了頭發去廟里當姑子。只恨我是個姑娘,考不得科舉做不得生意,沒法子脫身。”
初微想起年前去丹陽長公主府上送年禮時,長公主曾對她提到,衛家閨學里面還缺一個助教,想找個年輕些的姑娘來做,能和幾個女學生打成一片的,問初微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而蘇顏顯然非常適合這個職位。
“想不想隨我進京,謀個差事”
蘇顏一時有些愣神“什么差事”
初微便將那日和丹陽長公主間的對話詳情告訴了她,“去衛家閨學做助教,你愿意嗎”
蘇顏眼睛亮了一下,但還是習慣性的懷疑“我可以嗎”
“當然。”初微道。
據她入京這些日的觀測,京城的世家小姐雖然久居深閨一個個看起來規矩的很,但人都有反骨,其中有不少內心叛逆喜歡刺激的東西,沒準都會喜歡聽蘇顏講的鬼故事。
“只是不知道你父親那邊會不會有問題。”
畢竟這個世界對女子束縛極多,一個對女兒未來規劃是早早嫁人生子的父親未必能夠接受這件事情。
“這個應該不會。”蘇顏道,“我二哥被縣學推薦去了京中官學,如今正在廣文館中讀書,到時只要他開口說要替我在京中相看人家,想來父親便不會阻攔我投奔他。大哥不是讀書的人,在家里跟著伯父做點小生意,父親有意要去再考一場明年的秋闈,正在備考眼下大概都顧不上我太多。”
初微記得蘇父都已經四十多歲的年紀了,竟還在馬不停蹄備戰科考,不由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