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通感這項能力,郎追如今依然認為保密最好,因為當前時代的保守力量遠勝21世紀,一旦被發現是“異類”,后果也許會很嚴重。
不過實踐對醫術確實有幫助,經過德姬這場病,郎追的針灸技藝有所提升,不僅在傻阿瑪身上下針更穩,秦簡練完功也會來找他灸一下。
郎追偶爾和郎善彥去濟和堂時,病人是不會讓郎追看的,但抓藥的伙計三蹦和三喜,卻愿意給郎追看看。
三蹦和三喜是學徒,專門練如何抓藥、炮制藥材,簽了契,出師前藥堂包吃包住,但不給工錢,出師后也要在藥堂繼續干,身上沒什么錢,頭疼腦熱還好說,可以找郎善彥和鄭掌柜治,只是腰酸背痛的話,都是自己忍忍。
如今他們若是身子不爽,郎追就會過來看,郎善彥通常在旁邊掠陣,防止兒子把人治壞嘍。
然而讓郎追看病也有不好的地方。
郎追三蹦,你怎么腎虛呢”
三蹦“你怎么知道”
郎追“我看到你鞋面泛黃了,小便時尿上面了吧”
郎追“三喜,你肚子里有蟲,阿瑪,給他吃雷公藤吧。”
三喜“你怎么知道”
郎追“你臉上有蟲斑。”
郎善彥湊過來一看“誒呦,還真有,你這小眼神挺好使啊,等會兒,你怎么不說脈象是不是沒把出來,全靠眼睛在看呢”
郎追把脈依然不算準,主要是經驗不足,但郎善彥念兒子進步巨大,還是決定獎勵他“兒子,明兒阿瑪去琉璃廠,帶你去不”
郎追一口答應“好啊”
琉璃廠在正陽門外,大柵欄附近,許多戲園子就開在這一帶,又有各省興建的會館,住著南來北往的行商,人流與財富匯聚一處,古董就有了市場、
郎善彥教著兒子“這兒能尋到古董、書籍、字畫,但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能不能以實惠的價錢買到手,就看買家和賣家的能耐了。”
郎追被抱著,雙手環著大人脖子“阿瑪要買東西”
郎善彥道“閑著沒事,看看能不能淘一些有意思的醫書,嗨,此處原來好東西多著呢,但現在呀,數不盡的古董書籍被賣到了國外。”
正如郎善彥所說,他們一路行來,見得數位洋人進了裝修精美的古董店鋪,掌柜的親自迎出來點頭哈腰,可以想象,這些洋人將以各種“合法”或不法的手段,將大批華夏古董帶去海外。
郎善彥嘆了口氣“不開心的事先不說了,反正也沒用,走吧,阿瑪給你買個撥浪鼓。”
淘古董是個技術活,郎善彥不懂古董,但他懂醫書,因而也能時不時淘到些好貨色回家看,這次他沒在書攤上找著好貨色,面上難免帶了些失望。
攤販見這青年對偽造的古書不假辭色,懷里的孩子一雙黑潤眼眸轉動,
面上裹著擋灰沙的紗巾,衣著體面,以為他是個懂行又有錢的,當下左右一看,壓低嗓音“這位爺,書瞧不上,您可再看些別的”
別的郎善彥下巴一抬“看看。”
攤販就摸出一塊土疙瘩“上好的貨色。”
郎善彥、郎追我倆看起來很好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