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也很簡單,小麥用水浸泡四天,等粉與皮分離,經過搗爛、過濾等工序,獲得粉狀物,然后用食用醋調成軟膏,羅恩自己拿起剪刀,將紙剪成圓圓的形狀,自己把藥膏涂在紙上,郎追拿起藥膏,往羅恩的天突、膻中、定喘、肺腧四個穴位上敷。
在現有條件下,郎追把能出的招都出了,羅恩的哮喘沒有治愈,只是降低了發作頻率,但是郎追用肉桂、干姜、丁香做的腹瀉貼臍方,把羅恩經常拉肚子的毛病整好了
羅恩大為震撼,覺得寅寅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郎追其實這些方子都是傻阿瑪用過的。
1906年5月1日,郎追給自己放了個假。
勞動了兩輩子的寅寅小朋友牽著阿瑪的手,去喜樂茶樓看白蛇傳,柳如瓏演了青蛇,一雙俏皮靈活的眼兒,媚態渾然天成。
郎善彥笑道“柳老板算是在京城站住了,聽聞月老板去了上海,唱得也還行。”
郎追端莊坐著“京城里如今最好的旦角,還是柳老板。”
郎善彥道“論技藝,他不算頂尖。”
郎追道“可他年輕,有勁兒,年紀大的角兒需要細品,又不是每個人都愿意去品。”
郎善彥無言以對,年輕著實是資本,尤其是如今梨園杰出的年輕人層出不窮,誰能說新的就一定不如舊的柳如瓏二十來歲就比別人四十歲強,誰能說他四十歲時不會更好
京劇這碗飯捧好了,也是能吃很多年,甚至越吃越香的。
郎善彥調侃“你個小孩也開始品評梨園名角了”
郎追一本正經地回道“我是在家跳房子扔沙包玩累了,換個地方玩嘛。”
郎善彥一聽就羨慕“那家的三個孩子都圍著你,我小時候可沒這么多玩伴,只有兩個討債的弟弟。”
郎追心里回道,你只是一拖二,我可是一拖五。
就在此時,他看
到青蛇對自己的方向眨了眨眼,郎追抬手揮了揮。
柳如瓏總記著郎追,這孩子每回來看他的戲,都能掐著精彩的點叫好。
也不知從何時起,他們之間多了這么一份默契。
伙計們開始扔毛巾了,這扔毛巾也是一份學問,伙計站在一樓,手里拿著毛巾往上扔,一定能準準扔到伸手的客人手下,客人一抓,毛巾就到手了,有些客人不伸手,伙計也能把毛巾扔到他們的桌上。
這門已在后世失傳的手藝在如今的戲園子里卻大放光彩,茶樓里人多,等正式入夏,看客們日日都要這毛巾擦汗。
郎追不用外頭的毛巾,只專注地把戲看完,回家時再買個驢打滾捧著吃,瀟灑一日,自覺遵循了恩同志的精神。
羅恩過來匯報,說他大伯回蘇黎世了。
郎追疑惑道“你大伯買到茶堿論文了”
羅恩搖頭“沒有,但他帶回來一個大胡子,好多好多的胡子”
在羅恩的心里,每天和朋友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有助于他們的友誼更加牢固,而一個大胡子,對于長期居家休養的羅恩來說,便是很值得分享的奇人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