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就一個閨女,從小就寵,董鄂齊世以前去南邊辦差,他家大兒子留在京城,女兒一直帶在身邊,那叫一個要星星不給月亮。”
“你怎么知道”
“我也是董鄂氏,雖然家里不顯,不才我跟董鄂氏齊世家大兒子董鄂長吉當了幾年同窗。”
“嘖,照你們這般說,九阿哥沾了他媳婦兒的光”
這不是明擺著的嘛。
九阿哥福氣好呀,要換成他們,有身份又不缺銀子花,誰耐煩受那罪辛辛苦苦去山東賑災,回來還挨那些酸秀才的罵,吃飽了撐著。
和那些自詡文人的家伙們不一樣,今兒來看熱鬧的這些混吃等死的紈绔子弟們多是站九阿哥這邊。
“哥幾個,咱們今兒湊銀子去天香樓開一桌,小爺倒要看看,那些喝酒都配不上二兩豬頭肉的酸秀才,今兒能說出什么新花樣來。”
“那咱們走著。”
大街上,酒樓茶肆里,九阿哥似乎成了所有人讀書人嘴里的罪人,到處可見高談闊論的讀書人,圍觀的普通百姓卻并不如他們想象中那般群情激憤。
紫禁城腳下的老百姓那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土地,兼并,只這兩個詞就讓他們的神經高度敏感。
孔家這一代的衍圣公孔毓圻打扮低調地走在大街上,從這些流言蜚語中穿過,他感覺內心越來越沉重。
“老爺,快午時了,咱們找個地兒用飯還是家去”
孔毓圻皺著眉頭沒說話,只指了下回去的方向。
如今這個時候,他真沒胃口吃飯。
身邊伺候的人道“老爺,天下讀書人都站咱們孔家這邊,您不必太過憂心。”
“唉,你不懂。”
“老爺,今兒上午皇上還叫身邊大太監傳話給九阿哥叫他閉門讀書,還叫九阿哥明日不必進宮,這就是表明態度,皇上還是尊著咱們孔家。”
孔毓圻輕輕嘆氣,如果是這樣就好了哦。
民意啊,最是逆不得。
孔毓圻擔心,再這樣罵九皇子一兩日會逼反民意,到時候他們孔家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壞人,他們孔家的名聲就壞了。
再者,孔家家大業大,不肖子孫也多,九皇子真要針對孔家,隨便扒拉出的臟事就夠把孔家衍圣公這塊招牌搞臭。
衍圣公掛著圣人的招牌,如果天下人不再相信這塊招牌,他們孔家就完了。
“老爺,京城不止百姓,還有無數的王公大臣,咱們好歹是買地,他們以前可是圈地,九阿哥這一出也是給他們使絆子,咱們且看吧。”
王公大臣頭上還有皇上,皇上如若真擔心王公大臣們的意見,皇上對九阿哥就不是這般處理了。
孔毓圻搖搖頭“老夫昨日進京就給皇上遞折子了,這都一天一夜了皇上還晾著老夫。”
孔毓圻擔心皇上對他們孔家有意見。
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