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琴一看就是特意打扮過的,穿了身桃粉的襖裙,外披件繡金絲紋的大紅斗篷,小小年紀又是盤頭又是簪花,好不隆重。
而跟在她身后的,則是另一個圓臉的小姑娘,比她矮半個頭,穿著淺藍的薄襖,乃是府上的三姑娘姜文亭。
三姑娘今年十歲是柳姨娘所出,其母位卑不得寵,母女二人先是巴結著夫人,夫人病逝后又趕著巴結到了唐氏跟前。
平日姜文亭對姜文琴是言聽計從,不像妹妹倒像是個小跟班。
姜幼宜瞧見是她們兩,腳步頓了頓,眼睛跟著亮起,聲音透了幾分歡快地道“二姐姐、三姐姐好。”
姜文琴見她走個路都慌慌張張的,心中不免嗤笑一聲,真是沒教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來的破落戶呢。
她輕蔑地瞥了一眼,便要收回目光,可視線向下移了移,就瞧見了姜幼宜脖子上圍的狐貍毛領。
姜文琴自然想起了昨日的事,看著她的目光從輕蔑變成了怨恨。
同樣都是父親的女兒,她比這癡兒聰慧、懂事,也更會討長輩歡心,酷暑嚴寒學琴棋書畫從不懈怠,人人都夸她知書達禮、秀外慧中。明明她才是姐姐,偏偏命不好,投生在了姨娘腹中,從小到大什么好東西都是這癡兒挑剩下的。
好不容易等到夫人病逝,沒成想還要被這癡兒壓一頭,如何叫她不恨。
姜幼宜自然不知道她的心思,到了新家這么久,她都被拘在屋子里,沒人能陪她玩,她早就想姐姐們了。
這會見著歡喜極了“姐姐和幼幼玩。”
姜文琴聞言從鼻息間輕哼了聲,玩她才懶得和個路都走不穩的癡兒玩,她是來拿回自己的東西。
雖說唐氏讓她再等等,可一想到那樣好的圍脖被這癡兒給戴著,簡直是暴殄天物,她是一刻都等不了。
這才帶著一早就來討好她的姜文亭一塊,上門來討要東西,順便看看熱鬧,沒成想來了后,竟將她晾在正屋足足一盞茶功夫,左右都瞧不見姜幼宜的身影,聽說這癡兒躲在耳房,這才領著人尋過來。
原想取了圍脖就離開這冷清的窮酸院子,可這會見她笑盈盈的模樣,不免有些不快,再冷清的院子那也是院子,憑什么自己要擠廂房她卻有個大院子。
姜文琴的眼珠子轉了轉,勾著嘴角、心底冒出個主意來。
“好啊。”
她說著朝身后的丫鬟招了招手,就見丫鬟遞上個纏著絲帶的圓球,球是藤條編的各處還墜著紅色的毛球穗子,看上去很是漂亮。
姜幼宜還是孩子心性,目光瞬間就被這藤球給吸引,驚奇地道“二姐姐,這是什么玩具啊。”
“這可不是玩具,這叫藤球,京城盛行此物,不僅郎君們喜歡,就連女娘們也玩,聽說宮中的貴人也時常賞玩。”
她邊說邊將藤球朝姜玉亭丟去,后者反應很快得抬膝頂了下,在落地之前,旁邊的丫鬟又抬腳踢起。
玩法有些像踢花毽子,區別是這個需要合作傳球,動作幅度也更大,而那藤球裝點的漂亮,踢在半空中穗子隨之晃動特別好看。
姜幼宜早已忘了云水喊她的事,雙眼一眨不眨地跟著這球移動,腳尖止不住地往她們那挪了又挪,她喜歡這個好玩的球,最重要的是能和姐姐們一塊玩。
她們手長腿長,輕輕松松便能將球接過去,而她個子矮,只能眼睜睜看著穗子擦著自己的頭頂過去,怎么也摸不到一點邊。
她眼巴巴地小聲道“二姐姐,幼幼也玩。”
姜文琴道“玩這個可是會有磕碰的,若是五妹妹不怕疼,又真的很想玩倒也不是不行。”
姜幼宜用力地點了點頭,滿臉期待地看向她“不怕,不怕疼。”
就見姜文琴的目光在她脖子上停了停,扯出個笑來“玩藤球可不能裹得這般嚴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