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聽的很清楚,喬家乃名門書香世家,世代從文無一例外,喬二公子進刑部難免讓人意外。
“嗯。”
楊氏繼續道“大夫人崔氏貴氣逼人不茍言笑,二夫人秦氏來自江南溫婉賢良,大公子隨了大夫人,眼神如刀子般凌厲,二公子則是明澈愛笑,三姑娘精通琴棋書畫,尤善書畫,四姑娘活潑可愛,善音律,舞技超群,姑娘仔細記著,雖說就算有疏忽也不會真的怪罪,但再是血脈親情也需得上心維系,如此才走的久遠。”
柳襄一一記下后,好奇道“嬸嬸這些年一直在邊關,怎知曉這些的”
楊氏笑著道“回來的這幾日府中常有客拜訪,我同那些夫人閑聊得知的。”
將軍府沒有女主人,來了女客便都暫時由楊氏陪同接待。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將軍那邊應該也準備的差不多了。”楊氏道“我已給姑娘備好禮物,都放在馬車上了,姑娘可要瞧清莫要送岔了,喬家書香名門,姑娘不可像平日這般鬧騰,記得去換上新衣裳,昨日我送過來的那件嫣紅的就不錯,瞧著喜慶又有精神。”
“謝謝嬸嬸。”
柳襄乖巧的點著頭“嬸嬸放心,我肯定會好好表現的。”
楊氏寵溺的點了點她的鼻尖,道“我們姑娘最乖巧了,喬家一定都會很喜歡姑娘。”
宋長策面無表情的看著這一幕。
雖然他已經習慣了,但還是忍不住在心里控訴,他難道是撿來的嗎
這時楊氏終于想起了他,轉頭道“今日你便不許去了,免得闖了禍讓將軍為難。”
宋長策“”
他難道是什么闖禍大王嗎
但他到底沒反駁,只悶悶的喔了聲。
“還有,將軍前兩日已進宮述職,圣上念在將軍鎮守邊關,退敵有功,明日要在露華臺給將軍接風洗塵,姑娘屆時也要進宮。”楊氏話頭一轉,看向宋長策“你也是,我已經悄悄托人請了一個曾在宮中當差的嬤嬤,從喬家回來后,你便與姑娘一起學習宮中禮儀。”
宋長策與柳襄頓時面面相覷。
宮中禮儀
宋長策心中叫苦連天,抗議道“為什么我們很粗陋粗俗粗鄙拿不出手嗎且為何還要悄悄請”
楊氏沒好氣的重重拍了下他的胳膊,道“將軍離京十八年回京,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將軍府呢,這京城人眼高于頂,又極其講究繁文縟節,若因不懂宮中禮儀規矩丟了人,可不讓人看了笑話去,雖說是臨時抱佛腳,但也好過沒有。”
“不悄悄難道請還大張旗鼓請廣而告之我們在現學規矩讓人看笑話”
一連串的反問讓宋長策頓時啞口無言,與柳襄一起垂耷拉下腦袋。
“好的嬸嬸,嬸嬸費心了。”
半晌后,柳襄悶聲道“我們會好好學的。”
雖然她光聽著就覺得腦殼疼,但她知道楊氏是為了他們好,為了將軍府著想,她不能不知好歹。
楊氏這才滿意的離開,離開前自又是千叮嚀萬囑咐,還順手將宋長策拎走了。
柳襄望著宋長策求救的視線,聳了聳肩。
又到自身難保,自求多福的時候了呢。
目送楊氏和宋長策離開,柳襄便回屋換衣裳,楊氏回來才三日她的衣柜就已經塞得滿滿當當了。
柳襄站在衣柜前看著一件比一件鮮艷的裙子,挑花了眼,最終還是聽楊氏的換上了那件殷紅長裙。
長裙是柳襄一貫的樣式,束腰窄袖,只是少了護腕,但柳襄也很喜歡,她又從妝匣里挑了串顏色相近的鈴鐺系在腰間,才滿意的去尋柳清陽。
柳清陽將禮物裝好車后,正要讓人去請柳襄,便見她從游廊中快步而來。
一身嫣紅襯的姑娘靈氣十足,巧笑倩然間隱約與腦海的記憶重疊。
柳清陽負在身后的手指微動。
曾幾何時,也有一個姑娘從那里朝他走來。
“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