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彬沒有湊到徐曉曉的面前,他不管徐曉曉這些人是不是覺得他瞧不起寫的,他們怎么認為都沒有問題。反正自己跟這些人又沒有生活在一起,平日里見面的次數都很少。
下午,徐曉曉的編輯打電話到學校辦公室,告訴徐曉曉合同談下來了。版權價格不便宜,這是出版社談下來的價格。
“最近還有新成立的影視公司。”編輯道,“他們可能是看到香江那邊的電視劇模式,現在都很想買下你的版權。除了這一次賣出去的一本,還有人在問。”
編輯之前沒有想到徐曉曉的竟然能讓這些人盯上,他們原本想著能賣一本就不錯了。徐曉曉不算是老牌的作者,是最近幾年新起來的。即便徐曉曉的銷量很多,但主要是面向年輕人,三十屋歲往上的讀者逐漸減少,十幾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讀者比較多。
“版權有年限。”徐曉曉道,“你們安排就行。”
“劇本,你來寫。”編輯道,“電影廠那邊愿意另外給你劇本費,不只有版權費,你看可以嗎”
“可以啊。”徐曉曉道,“這有什么不可以的。”
“他們是怕另外找編劇,寫不出這個味道。”編輯道,“倒不如先讓你寫寫看。如果不行的話,他們再另外找過編劇。”
有很多編劇都喜歡寫他們自己原創的東西,他們都不喜歡去改編別人的。這些編劇去改編的話,他們會大量加入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不一定知道原著作者最在意的情節是什么,不知道哪些點比較能打動讀者,該保留哪些情節。
“沒有問題。”徐曉曉道,“我改的話,那就是按照原著內容來,頂多加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當然。”編輯道,“放心,這都是事先說好的。寫之前,讓他們先把定金打給你。”
編輯知道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現在只是一個開始。等徐曉曉的一部改編出來之后,后面的能繼續賣。
出版社的人都非常看好徐曉曉的,他們都希望徐曉曉能盡快出新的。
“新的寫得怎么樣了”編輯問。
“還在寫。”徐曉曉道,“估計年底的時候能寫好。最近一段時間很忙,剛剛畢業當上輔導員,很多事情。”
“確實,剛剛工作就是這個樣子。”編輯點頭,“再忙都得注意休息。”
“知道。”徐曉曉道。
“過幾天,我跟電影廠的人一起過去。”編輯道,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他們希望你能立刻開始寫劇本,他們可以給你安排酒店,甚至安排人照顧你的飲食起居,希望你能在一個
月內完成十集劇本,兩個月內完成二十集劇本。你比誰都更了解你的,而且你的本身有很多場次可以直接用進電視劇。”
“”徐曉曉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會遇見這樣的情況。
前世,徐曉曉聽說有作者被關進酒店一個月,那個作者在酒店內一個月修改潤色好三十集劇本。哦,好像是影視公司不滿意其他編劇寫的,特意讓原著作者去寫的,那個作者也是牛逼,一個月就把內容給改好了。
徐曉曉心想那是有電腦啊,要自己一個月寫十集劇本,一集劇本怎么也得要一萬二字吧,一個月十集,那就是十多萬字了。不過好像也不是不行,如果完全按照內容來的話,加上現在的電視劇成片都是十幾集二十集的,那還可以。
“他們這么著急”徐曉曉疑惑。
“他們換了新領導。”編輯道,“你也知道,現在很多單位都在改革,都要讓單位重新煥發新光芒。沒有整改好的單位,不是被合并,就是被收購,倒臺。而一個單位原本有不少員工,那些員工要是沒有工作,家里的那些人怎么辦”
這一個電影廠的廠長換人之后,大膽啟用新人,又有人推薦了徐曉曉寫的。廠長開了一次會議之后,立馬定下來。他們要站在時代的前沿,要把那些小年輕喜歡的拍成電視劇,總不能一直看香江那邊的電視劇,都不發展本土的電視劇。
廠長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成功的概率還非常大,就算失敗了,那也沒有關系。他們電影廠本身就是岌岌可危的,不去拼一把,到時候也將面臨解散的地步。就算沒有解散,被別的電影廠合并過去,那也不如現在去拼一拼。
在版權價格和劇本價格上,電影廠那邊開出了比較高的價格,即便出版社提價了,電影廠也接受了。電影廠希望雙方能有一個良好的合作開端,還希望后續能繼續購買徐曉曉寫的影視版權。
“新領導,要創新,要突破”編輯道,“我們出版社沒有再繼續提高版權價格,也是因為這一點。電影廠到底是有些底蘊的,比那些剛剛成立的影視公司,草臺班子,會好很多。不是說新公司沒有好的,而是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情況,很容易踩坑。第一部電視劇,還是穩扎穩打一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