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就有人開口道“那他家確實不是買這個工作,怎么別人家都有下鄉的,就他家特殊呢家里好幾個工人,這條件很不錯了,難道全家都是工人,這公平嗎”
其他人不吭聲了,誰都知道說話的老大哥的二兒子下鄉了,當時就是因為沒錢也沒門路買到工作,才過去三年,他二兒子在鄉下結婚生娃了,要是一直這樣下去,說不準以后就得一輩子留在鄉下安家了。
見大家沒再揪著這個問題問下去,唐秋寧悄悄松了一口氣。
宋雨晴總算是順利出了門,手里揣著唐秀香給的一毛五分錢和一張糧票,讓她中午趕不回來就在外面買點吃的。
包里還有家里的戶口本,和她的小小、初高中的畢業證。這下,她總算是把家里人的名字都給認全了。
宋雨晴本來想先去找楊曼曼的,但沒辦法,她不知道楊曼曼家的地址,以她和楊曼曼“最好朋友”的關系,不該不知道,所以她不敢問家里人,也不敢隨便問其他人,生怕一問就問出個熟人來。
一邊往外走一邊記路,在街口那問了個路人知青辦在哪。
到知青辦時,宋雨晴看到里面的辦公室墻上有掛歷,還有全國行政地圖,才發現宋家家里沒有這東西。
“同志,找誰”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同志問。
“您好,我是今年高中畢業,來了解知青下鄉安排的。”宋雨晴也不知道這么說對不對,看的時候就知道山上下鄉,但還真沒具體去了解過當時的政策,但每個地方的政策不同這是肯定的。
介紹了幾句,宋雨晴了解到這位同志姓楊,他旁邊的女同志姓劉,兩人負責的就是知青下鄉的事情。
劉同志給她介紹道“去年四月份,粵省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現在咱們這邊的知青下鄉基本都是往海島那邊分配。那邊現在還缺著人,不過主要缺技術人員”
劉同志沒說完就覺得自己說得不對了,才剛高中畢業的學生,哪有什么技術水平,但還是提了一嘴,說現在報名去海島的技術人員有機會進到那邊的工廠工作。還有一份上山下鄉志愿申請書要交上來。
也就是劉同志提到了粵省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不然她都不知道現在整個海島都隸屬于粵省。
宋雨晴借口要看看地圖位置,挪到了墻邊仰頭看,發現這會兒的行政地圖和她從小認知的大致一樣,只是有些許的不同,例如海島現在還沒從粵省分出來建省。
再瞟向旁邊的掛歷,順口問了劉同志今天是不是6月22,得到了肯定答復,宋雨晴也就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有了空間和時間上的概念。
今天是1970年6月22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